北京时间04月06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

虽然现在智能手机行业中OLED和量子点面板技术火爆,很多面板厂商将着重点转向这两项技术,开始渐渐忽略甚至放弃传统液晶面板业务。但目前液晶面板还无法被OLED面板完全取代的,目前市面上主流用于桌上型液晶显示器的广视角液晶技术有几种:
 
Twisted nematic (TN)
TN wide-view film (WVA)
IPS/FFS
Vertical alignment (VA)
数据上看,2021年桌上型显示器的IPS/FFS技术渗透占比63.2%。这一比例预计在2022年将上升到67.5%。
 
广视角能够使用户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屏幕都不会出现画面失真和色彩漂移,其技术与工艺良率、透光率、颜色变化和应用类别相关。IPS和VA是液晶面板广视角技术的两个重要支柱。
 
VA面板属于广视角面板的一种,主要应用于高端液晶显示器。富士通的MVA技术是最早出现的广视角液晶面板技术,而三星显示(Samsung Display)的PVA面板则是在MVA的基础上进行了继承和发展。
 
IPS也是一种广视角面板,可视角度达到178°,它是日立公司推出的面板技术,目前主要由乐金显示(LG Display)公司生产。与其它面板技术相比,IPS面板的可视角度高,响应速度快,色彩还原准确,显示画面更加细腻,动态画面显示画质高,因此一经推广便广受厂商和消费者的好评,成为了高端产品的代名词。
 
对于最初决定采用IPS还是VA技术的面板厂主来说,在面板厂运行一段时间后,他们几乎没有空间去做改变。由于液晶电视面板需要广视角,在扩展应用到IT面板之前,广视角技术的实施是从液晶电视面板开始的。
 
Omdia显示部门资深研究总监谢勤益认为,一般来说,IPS/FFS阵营由乐金显示、松下显示(PLD)和京东方组成。VA阵营包括三星显示、友达光电、群创、华星光电、中电熊猫、彩虹光电和惠科。然而,由于市场需求,许多面板制造商已经开始兼顾发展IPS和VA显示技术。例如,由于终端用户要求低色差,桌上型显示器对IPS/FFS的需求正在大幅上升。这意味着面板厂商必须将更多的产能转向IPS/FFS以满足需求。不过,IPS/FFS和VA使用不同的显示驱动IC(DDIC)。2020-2021这两年的IC供应紧张也与VA和IPS之间的竞争有关。
 
图1显示了桌上型液晶显示器中的广视角技术发展趋势。
 
 
图1:桌上型液晶显示器中的广视角技术发展趋势
 
 
Source: Omdia
 
根据各面板厂桌上型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出货成绩,2021年IPS/FFS技术渗透占比63.2%。这一比例在2022年将上升到67.5%。另一方面,由于小尺寸面板出货的下降趋势,TN和TN WVF占比正在持续下降。VA的数量也在增长,但由于IPS/FFS份额在2022年的强劲增长,其份额将可能在2022年下降。
 
像友达和群创这样的中国台湾面板厂商长期以来一直在生产用于液晶电视的VA面板。然而,他们已经将大量的产能从TN和VA转移到IPS/FFS,以生产更多的桌上型液晶显示器面板。
 
在2020年和2021年,VA技术继续增长,因为一些桌上型显示器品牌商和OEM厂商在入门级和小尺寸液晶显示器市场使用VA来取代TN型号。
 
自2016年以来,IPS/FFS的渗透率一直在大幅增长。2020年,IPS/FFS渗透率增长到62.6%。强劲的增长是消费者需求和居家办公对桌上型液晶显示器需求的结果。从技术本质上讲,IPS/FFS比VA有相对较好的广视角,同时有相对较低的色彩变化。然而,IPS/FFS的制造技术却涉及相对更多的工艺和良率管理。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中国大陆新的面板厂商在刚进入TFT LCD行业时选择VA作为起点。乐金显示和京东方的IPS/FFS产能有限。当面板价格变化时,由于供应有限,IPS/FFS通常有更稳定的生存能力。然而,这一趋势可能会改变,因为像惠科和华星光电这样积极的新晋厂商提供了更多的面板产能和更丰富的产品结构。
 
由于液晶电视面板的供应目前处于相对过剩的态势,越来越多的8.5代和8.6代线产能转向生产桌上型液晶显示器。同时,像惠科的H4绵阳产线和华星光电的T9产线这样的新产线则专注于生产IPS/FFS技术面板。
 
对于较大尺寸桌上型液晶显示器,如22-34英寸,VA技术被大量用于入门级型号和入门级游戏显示器,IPS技术则被大量应用于中高端消费者以及高端游戏机型。然而,一些品牌有不同的想法。像戴尔和惠普这样的品牌和OEM厂商正在考虑在供应充足的条件下,特别是利用中国的8.5代和8.6代线产能,在高端游戏显示器领域采用VA技术面板。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