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不赚钱也要扩产,将建设第3条6代AMOLED生产线
作者:51Touch时间:2018-11-21 来源:财经新报
北京时间11月21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不赚钱也要扩产,京东方花 465 亿人民币盖第 3 条 6 代 AMOLED 产线。为了因应目前越来越多手机搭配 AMOLED 屏幕的趋势,中国面板大厂京东方 (BOE) 日前在投资者大会上宣布,将建置旗下第 3 条 6 代 AMOLED 生产线,总投资达 465 亿人民币 (约新台币 2,100 亿元)。累计,京东方在 OLED 面板上总投资金额高达 1,395 亿人民币 (约新台币 6,300 亿元),旗下分别在成都、绵阳及重庆各有一条 OLED 的生产线。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18/1121/52164.html
京东方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相关信息。本次活动,京东方重点介绍了2018年第三季度的业绩及第 6 代柔性 AMOLED 生产线项目的建设和量产情况。京东方2018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 260 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4.04 亿元,推进显示与传感器件、物联网智慧系统、智慧健康服务三大事业板块发展战略,快速布局新业务领域。
根据京东方表示,在 LCD 面板方面,京东方旗下的 6 代以下产线,将逐步转向车载、工控、电子卷标、医疗等利基型产品和传感器等应用性产品的市场。而在重庆、合肥和北京 3 条 8.5 代线则将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结构,以因应手机液晶屏幕、笔记本电脑屏幕、显示器以及 32 到 65 吋电视屏幕的需求。另外,福州的 8.5 代线将重点布局 43 吋电视屏幕和部分曲面产品市场。而合肥的 10.5 代线目前良率正在提升中,未来将主要针对 65 吋及其以上的大尺寸产品。

在 OLED 方面,成都 6 代 AMOLED 生产线已于 2017 年 10 月份达成量产出货,整体良率已超过 70%。而该条产线产品主要定位在智能型手机及穿戴式装置适用的新型半导体高阶触控软性屏幕上。而绵阳的 6 代柔性 AMOLED 生产线,目前正在建设中,预计 2019 年投产。
而在成都与绵阳的 2 条 6 代 AMOLED 产线之后,京东方本次又宣布了将在重庆投资设立第 3 条 6 代柔性 AMOLED 生产线,其总投资金额与与成都和绵阳 6 代线相同,均为 465 亿人民币。设计产能也相同,也就是每月 4.8 万片。未来,随着这 3 条柔性 AMOLED 产线陆续投产,未来预计能够奠定京东方在柔性 AMOLED 领域的市场竞争优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8 年上半年,全球采用 AMOLED 面板的智能型手机出货量将近 2 亿支,占全球智能型手机市场的 21%,也就是每 5 支手机中,就有 1 支是使用 AMOLED 屏幕。其中,AMOLED 产业的龙头,南韩三星在 2018 年上半年的市占率高达 94.7%,也就是全球上半年 1.9 亿支 AMOLED 手机都是使用三星的 AMOLED 面板,其次依序才是南韩 LG、中国维信诺、和辉光电及天马微电子。因为京东方的 AMOLED 面板要到下半年才出货,在 2018 上半年的前五大 AMOLED 厂商中还没有京东方的身影。不过,京东方的 AMOLED 面板打入了华为的 Mate 20 Pro 手机的供应链中,进一步拉抬了声势。
而面对京东方与其他中国厂商的积极扩产,除了市场上弥漫着对 AMOLED 面板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感之外,对京东方本身来说,在大幅扩产的背后,要如何赚钱就成了个问题。因为根据京东方 2018 年第 3 季的财报指出,当季营收为 259.91 亿人民币,较前一年同期成长了 4.79%。但是第 3 季归属于股东的净利为 4.04 亿元,较前一年同期则是大幅下滑了 81.4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其净利也只有 1.2 亿元,较前一年同期更是暴跌了 93.68%。因此,这种不赚钱也要扩产的作法,结果对市场是好是坏,有待后续的观察。
谈及未来战略布局,京东方表示,致力于打造“芯屏气/器和”的物联网 新生态,将依托显示与传感核心技术,发展端口器件、智慧 物联、智慧医工三大事业。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