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咋飞不起来? 站在风口那么久

作者:touchpanel时间:2015-05-29 来源:中国家电网

[摘要] 自可穿戴设备问世以来,其被冠以高大上的光环一直未曾消退,甚至有人认为可穿戴设备将成为颠覆传统、开创未来的次时代产品,就像苹果重新定义手机,iPad将上网本扫进“历史垃圾堆”那样。

    北京时间05月29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       自可穿戴设备问世以来,其被冠以高大上的光环一直未曾消退,甚至有人认为可穿戴设备将成为颠覆传统、开创未来的次时代产品,就像苹果重新定义手机,iPad将上网本扫进“历史垃圾堆”那样。然而,几年过去了,虽然可穿戴设备在媒体的镁光灯下依旧曝光度很高,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却难觅其踪影。站在风口上多年的可穿戴设备咋就飞不起来?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kiosk/news/201505/29-36196.html

  一、四大“坑”成发展拦路虎

  1、安全性差

  就目前而言,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仍是可穿戴设备的主流,相比于智能手机系统的逐步完善,智能设备的操作系统不管是在服务上还是在安全上仍处于初级阶段。一旦这些可穿戴设备遭到病毒攻击,数据安全和设备安全将会毫无还手之力。特别是NFC功能的引入,使得可穿戴产品在移动支付、门禁系统等服务上有着更大的前景,也就是说在未来可穿戴产品涉及的不只是数据安全,更和用户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另外,部分厂商为了增加产品可玩性,利用GPS或手机APP记录了用户的运动轨迹,而一旦云端数据泄漏,用户将可能会被“跟踪”,使人身安全遭到威胁。

  2、标准模糊

  尽管智能设备在眼下炒得很火,市场上智能手环、手表等产品设计得也足够吸引眼球,但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行业标准,导致产品水平参差不齐。包括充电速度、工业设计、数据采集与传输、传感器的精确度等等都没有确切的标准尺度,以至于从几千元到几十块钱都可以称自己为可穿戴设备。

  另外,还有一些商家在产品功能上大做文章,各种功能不管有没有效果都加上,并且在宣传过程中吹得天花乱坠,从而误导消费者。比如有商家称自己的可穿戴设备可以测血压、血氧、心率甚至血糖,实际上这些绝大多数都不符合医疗体系的要求,但由于没有标准可查,管理部门也无从下手。

  3、外形LOW

  “外形渣”一词几乎描述了所有可穿戴设备的“相貌”,市面上的产品设计不是太过于天马行空就是土的掉渣,还有一些是属于看着很不错,可戴上去整个人都不好了,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要算是谷歌眼镜了。自诞生以来就被业内称为颠覆性产品的谷歌眼镜,辅一上市叫好声便此起彼伏,但受其外形太过诡异的影响,市场反馈较为冷淡,最终导致了谷歌眼镜难逃停产的命运。试想,哪个愿意站在大街上被人们当成外星人围观?

  由此可见,要让人们无时不刻都佩戴可穿戴设备,不仅要提供丰富的功能,还要有不错的设计来迎合用户的个性,但目前大多数产品都没能做到。

  4、功能鸡肋

  人们对可穿戴设备另一个不感冒的理由就是:实在没有理由让他们掏钱购买这些产品,这些功能既无创新又不实用。以某品牌智能手环为例,其提供的计步和睡眠监测功能,在有徒数据却没有服务的情况下对不少人来说是没用的,功能几乎等同于一块电子表,那么为什么我们干脆不去买一块电子表呢?

  数据显示,87%流失用户使用可穿戴设备的时间不超过3个月,这也显现了可穿戴设备看着热闹但难持久的特性。有用户表示,一块手表用两天就得充电一次,而且功能只是照搬了部分手机,几天之后新鲜劲过了,只有放在角落里吃灰。

  二、我们需要它怎么变?

  1、更聪明

  既然可穿戴设备的卖点就是“智能”,要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就需要变得更加“聪明”。就目前来讲,可穿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依然需要人们的过多介入和手动指挥,以至于这些产品更像是电子表和计步器。

  对于可穿戴设备的未来走向,是成为电脑、手机的替代者,还是向健康智能监测领域发展还需要商榷,最关键是怎么能用得更方便、更简单、更容易,可穿戴设备整合或者融入智能家居,将是一大发展趋势。

  2、更便宜

  事实上人们对可穿戴智能设备都抱有新奇感,更多的人希望能够尝试一下,但相对过高的价格使他们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是以谷歌眼镜为例,其早期的“探索者版”定价高达1500美元,高昂的价格,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同时也导致谷歌眼镜直接夭折在摇篮里。

  而大多数的智能手表价格也要在100美元至300美元之间,价格偏高自然会影响到销量,这也是为何整个行业“火而不旺”的最主要原因。因此,随着制造工艺更加成熟,可穿戴设备想要普及到每个人身上,价格更便宜才是解决问题的法宝。

  3、更有用

  拍照、摄像、遥控、打电话、查看运动量、监测睡眠质量……以上功能可穿戴设备几乎都可以实现,但这些功能都不足以打开消费者的钱包。就目前来看,大多数可穿戴设备应用几乎等同于智能手机应用的缩水版,唯一的好处也就是让用户访问信息更加简便而已,可穿戴设备更像是一堆没有多大用的昂贵塑料。

  要想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就像现在的智能手机一样,可穿戴设备需要变得“更有用”一些,增加医疗方面的功能或能成为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4、更有范儿

  其实,购买了可穿戴设备的大有人在,不过大多数人用了一段时间就放弃了,无论是手环或是眼镜,前面我们说过,产品的外形成为了其现身大街的最大障碍。即使在智能手环、手表卖的还不错的今天,人们看到这些产品的时候仍然会有感到有些突兀,更不用说让人瞬间脱胎换骨成为“外星人”的智能眼镜了。

  利好的消息是,一些时尚品牌的介入或将有助于提升可穿戴设备“颜值”,如古驰、香奈儿等。试想一下,一款精致的爱马仕智能手表将会带来一幅怎样的画面?当然,这又回到了另一个问题上:价格。

  结语:遥想当年,毛爷爷曾经提出“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梦想,如今我们真的已经实现了,当然,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可穿戴设备的普及也是一样,也需要寻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也需要时间的积累,当然更需要各大厂商的智慧。可穿戴设备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并非遥不可及,只是还需等待。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我要 投稿 意见 反馈 论坛 社区
官方 微信
触摸屏与OLED网官方微信号:i51touch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欢迎投稿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 经销商加入
网站广告、经销商加盟、触摸屏软件销售: 028-85108892 13183843395 028-66219290 联系人: 张小姐 产品购买联系方式如下:
地址:成都市高升桥东路2号高盛中心1109室 电话: 028-85108892 13183843395 028-66219290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3-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触摸屏网 电子邮件: 51touch@126.com touch8@gmail.com
业务合作QQ:触摸屏技术,触摸屏报价,触摸屏软件咨询 43361182 触摸屏软件制作与技术支持:触摸屏软件,触摸查询系统,触摸查询软件 893008608 媒体合作QQ: 893008608

2000人超级QQ触摸屏群:59897879 1712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