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要迈过标准化这道坎

作者:touchpanel时间:2015-05-11 来源:网易科技

[摘要] 小米手环、谷歌眼镜、苹果手表……智能可穿戴设备已从概念转化为产品进入人们的生活。业内人士看好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前景,但指出行业及产品标准还未明确设定。要充分释放这一蓝海市场,首先需解决标准化问题这道坎。

    北京时间05月11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2013年可穿戴设备的全球出货量为970万台,2014年达到2200万台。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kiosk/news/201505/11-35832.html

      小米手环、谷歌眼镜、苹果手表……智能可穿戴设备已从概念转化为产品进入人们的生活。业内人士看好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前景,但指出行业及产品标准还未明确设定。要充分释放这一蓝海市场,首先需解决标准化问题这道坎。

  中国赛宝实验室软件评测中心主任杨春晖等业内人士提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出现为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提供了机遇,传统企业除了迎来“互联网+”,也正迎来“智能+”。在当下物物相连的时代,可穿戴产品将成为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同时,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尽管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概念炒得很火,市场上的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产品设计得足够炫酷,但真正好的产品并不多。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行业标准,产品参差不齐,在安全隐私方面也没有一个通用的标准让用户放心使用。

  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电子电气产品服务部技术支持与研发副总经理杨佳劼指出,充电速度、工业设计、数据采集与传输、传感器的精确度等都是很难解决的问题。“由于缺乏强制性标准和市场法律法规要求,很多几十元甚至十几元的产品并未真正达到‘智能’。”

  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杨昕提出,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应用中的最大风险是标准问题。杨昕在前不久的“2015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论坛”上指出,目前可穿戴设备的形态还很难适应当前的医疗体系标准。“市场上一些可穿戴产品称可以测血压、血氧、心率甚至血糖,实际上绝大多数都不符合医疗体系的要求。”

  行业监督也需要一个基准。杨佳劼提出,可穿戴认证标准应该涉及化学检测、电池寿命、电池与整机的安全、适用性、软件与信息安全评估、感应器精准度评估和无线技术认证检测评估等七大评估方向。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我要 投稿 意见 反馈 论坛 社区
官方 微信
触摸屏与OLED网官方微信号:i51touch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欢迎投稿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 经销商加入
网站广告、经销商加盟、触摸屏软件销售: 028-85108892 13183843395 028-66219290 联系人: 张小姐 产品购买联系方式如下:
地址:成都市高升桥东路2号高盛中心1109室 电话: 028-85108892 13183843395 028-66219290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3-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触摸屏网 电子邮件: 51touch@126.com touch8@gmail.com
业务合作QQ:触摸屏技术,触摸屏报价,触摸屏软件咨询 43361182 触摸屏软件制作与技术支持:触摸屏软件,触摸查询系统,触摸查询软件 893008608 媒体合作QQ: 893008608

2000人超级QQ触摸屏群:59897879 1712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