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穿戴式设备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
作者:电容式触摸屏时间:2014-09-04 来源:华强电子网
北京时间09月04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 2013年被看成穿戴式设备的元年,各种智能手环、手表、眼镜等层出不穷,甚至部分厂家打出了“抢夺人的每一寸肌肤”的口号,并有研究机构报告显示,2018年的可穿戴设备市场将达到300亿的市场规模。然而,看似火爆的产业背后,今年的穿戴式设备市场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发展起来,反而恶性竞争的态势愈演愈烈。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kiosk/news/201409/04-31838.html
在近期举办的国际集成电路研讨会暨展览会(IIC-China)上,英特尔中国研究院智能互联创新研究中心总监宋继强就直言不讳的说到“当前恶性竞争的产业环境下,穿戴式设备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构建显得尤为迫切”。
然而,穿戴式设备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特别是当前产业标准不定、产品层次悬殊的情况下,单靠企业自身发展难以达成目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建设就不仅需要企业内建,还需要产业内设备外联性的建设以及如何形成良好的产业文化氛围,特别是要将其与广大消费者的用户体验结合起来。
从整体来看,企业内建是见效最快的一种方式。当前穿戴式设备产品层次悬殊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内建方面的缺乏,没有核心竞争力,只能逐产业大波而流,这种情况不仅将这部分企业置于随时覆灭的境地,也会加剧产业恶性竞争,于产业整体发展不利。所以,企业自身如何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许多企业选择在自主硬件平台上下功夫,同时,由于穿戴式设备产业细分领域众多以及越来越高的智能化、越来越强的交互性等,智能算法、人机交互、多设备互动、远端整合等都可以成为穿戴式设备企业内建的主攻方向,选择一个特定方向着手优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如Intel在美国CES上展示了最新开发出的Esidon技术集成大小两个处理器内核和两个操作系统,将功耗降低到1.5W以下,在省电方面做到极致,且将双核Quark CPU SoC封装降低到能插进SD卡槽的厚度,使得Esidon可以直接插进不同大小的各类设备中,因此可使这些实现穿戴式设备联网和智能化。
而随着技术的进步,穿戴式设备将打破单个硬件个体的束缚,实现相互之间的操作和交互,这对于穿戴式设备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事实上,当前的穿戴式产品已是数不胜数,但大部分产品是以独体的形态存在,集成度不高、交互性不强成为业界面临的主要挑战。而要建设高集成化的穿戴式设备生态环境,提高产品之间的交互性,主要还是需要产业巨头之间的协力合作,建立开放而不是私有的平台,做到资源共享、开放互联才是真正实现智能穿戴的第一步。同时,在硬件方面,支持多设备的连接器是现在最直接和最容易解决的问题,通过连接器共用,实现多设备协同,在一定程度上将众多的穿戴式设备集成起来,助力实现高度交付性和智能化。
近几年来,科技界掀起一股创客文化风,这种创客文化也在穿戴式设备领域掀起一股波澜,对穿戴式设备的发展意义非凡。从今年4月份的深圳创客大会和7月份北京举办的中美创客大赛可见一斑。“只有用户才真正知道怎样去打造一款实用的穿戴式设备”,宋继强解释称,创客也最能接地气的与广大用户交流,或者说创客本身就是从穿戴式设备用户中来。这种草根化的科技圈,将实际用户体验和使用技术融合到设备中,打造出来的设备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亲睐,随着创客科技圈的成熟,创客研究出来的技术方案将比实验室研究出来的更加接地气和高效实用,并通过与企业建立成熟的合作机制,共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穿戴式设备生态圈。
“以后个人穿戴式设备的预算将超过衣物鞋帽的预算”,所以,穿戴式设备的广阔的市场前景已毋庸置疑,而要使穿戴式设备最终普及为广大消费者接受,除了单个产品的智能化外,可穿戴设备之间串联成整体的智能化系统才是可穿戴设备的最终出路,这就少不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的建设。在穿戴产业了圈迷雾尚未拨开之时,从“企业内建、设备外联性、创客文化”三方面出发不失为当前直接可行的方法。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