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丢电子阅读器市场 三大派谁将称王
作者:TouchScreen时间:2010-04-13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北京时间04月13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 电子书迷们期待着iPad在Kindle的基础上将阅读终端提升至新的境界,但显然iPad是一个娱乐终端,根本瞧不上深度阅读的电子书市场。目前看来,电纸书派、平板电脑派、智能手机派谁都无法在电子阅读器市场一统天下。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kiosk/news/201004/13-6376.html
iPad不适合看电子书
2010年4月3日,苹果iPad在纽约第五大道的AppleStore开始正式销售。iPad有着比Kindle大50%的屏幕,以及堪比智能手机的丰富功能,原本有望成为集电子书阅读器、无线局域网、多媒体应用于一身的巨无霸终端,但电子书迷们发现,由于使用了9.7英寸IPS触摸屏,iPad比使用电子墨水的电纸书阅读器更容易产生阅读疲劳。
苹果推出iPad的初衷是弥补iPhone和MacBook之间的空缺,目前iPad的应用程序中大部分是用于娱乐的,从iPad本身的特性来看也是不折不扣的娱乐产品。虽然拥有iBook这样优秀的应用程序,但iPad显然并不是定位于电子阅读市场的,不会取代Kindle为代表的电纸书阅读器。
中国电纸书的定制之路
尽管iPad并不是直接威胁,但电纸书阅读器长期以来面临着产品同质化、上游版权内容资源缺乏的问题,自身发展遭遇瓶颈。
以方正为代表的企业有自己的内容服务平台,将增值服务作为主要的赢利点,采取的收费方式是点播收费。盛大文学则把握产业链的最源头——版权,全方位发展下游包括出版、电影、电纸书阅读器等多种业务。品牌电纸书阅读器“锦书”,将业务延伸至产业链最后端,更大程度发挥其内容平台优势。
还有一些企业通过推出运营商定制阅读器,利用运营商的图书资源库版权带动自身硬件销售。2010年,中国移动与多家制造商推出定制的3G电纸书阅读器,用户只要持有电纸书阅读器,小说、博客、新闻都可随时上网更新下载;中国联通、电信也将陆续走深度定制道路。
智能手机玩“微支付”
中国手机阅读市场增长非常迅速,有机构称将威胁电子阅读器市场的发展。手机阅读用户群大,虽然也有大量免费资源,但由于手机阅读内容包含大量原创章节作品,读者通过微支付来阅读章节的欲望相对较高,盈利方式较电子书清晰。
内容方面,电子图书资源不足,企业对内容的控制力也不够强,电子书收入来源存在很高的不确定性,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出版社参与电子阅读器的程度普遍不高,这与尚不明朗的利益分配方式有关,不完善的版权保护措施也是重要原因。正是由于大量免费电子书资源的存在,亚马逊的Kindle模式在中国市场的可行性不高,这预示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机遇。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