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国液晶面板产业的趋势分析

作者:Multitouch时间:2013-01-28 来源:未知

[摘要]2012年下半年全球面板产业景气呈现温和回暖,市场竞争格局不断变化,中国面板产业经历了突飞猛进成长,群智对2013年全球及中国面板市场三大趋势进行预测。经历了连续六个季度亏损后,面板厂商盈利情况从2012年三季度开始逐步好转。

    北京时间01月28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2012年下半年全球面板产业景气呈现温和回暖,市场竞争格局不断变化,中国面板产业经历了突飞猛进的成长,群智咨询对2013年全球及中国面板市场三大趋势进行预测。经历了连续六个季度亏损后,面板厂商盈利情况从2012年三季度开始逐步好转,韩国厂商三星、LGD和中国厂商京东方率先实现净盈利转正。产业低迷期间,面板厂商采取了积极改善措施稳定价格,扭转亏损局面。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fixture/news/2013/0128/19706.html

    竞争力提升主策略

    2013年,全球面板厂将采取两种类型的发展模式:一部分采取横向整合、调整结构为主轴的策略,比如:产能整并、技术授权、引进策略合作伙伴、削减不良资产等;包括夏普、日本显示、松下、友达等均是。第二部分则采取积极扩张、纵向整合为主轴的发展策略,比如:上下游产能整合、共同开发新产品、收购或入股、扩张产能;以鸿海、索尼、TCL和京东方为代表。群智咨询(Σintell)认为,不管是何种发展模式,产业链皆以提高整体效率、稳定获利性和追求领先性技术三个方面为主要发展目标。

    随着各应用市场逐渐进入成熟阶段,一方面,新兴应用和新技术成为刺激市场需求的重要利器;另一方面,凭借高附加值产品,提高获利能力并抢占市场领先优势。因此,面板厂仍将积极研发新技术和新制程工艺,在大尺寸方面,铜制程与Oxide将成为提升产品表现力和未来技术发展方向;而在小尺寸方面,LTPS和AMOLED日趋成为技术竞争角逐的主角。除此之外,各面板厂商也积极投入在柔性显示、超薄、超广视角、全色域、高分辨率、单片式触摸屏技术等方面。2013年新技术进步带来的平板显示产品升级将值得期待。

    技术和结构成重心

    群智咨询调查数据显示,中国面板厂大尺寸面板(7”及以上)全球市占率将从2011年的6%上升到2012年的10%,出货量达到7600万片,电视面板出货量实现了670.9%的同比增长,全球市占达率达到11%。预计2013年中国厂商在平板电脑面板全球市占率将达10.7%,出货量同比增长324.5%;电视面板出货量则将同比增长49.6%,全球市占达率达到16.2%。

    群智咨询分析认为2013年国内面板厂将调整发展重心,重点转向技术力和结构提升。随着国内面板厂在高分辨率,广视角,轻薄面板和超大尺寸开发及量产技术上的成熟应用,此前在高端智能手机面板、平板电脑面板和超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方面的技术瓶颈将得到突破。预计2013年,国内面板厂将纷纷量产4.5英寸以上HD和FHD LTPS智能手机面板,7英寸—10.1英寸高分辨率平板电脑面板,50英寸以上超大尺寸和超高清4K2K电视面板。使产品线可满足各应用产品、各尺寸的高中低端市场需求。到2014年国内将迎来新一波的量产高峰,预估2014年国内将新增3条8.5代 a-si生产线,2条5.5代LTPS生产线,使得全国五代线(含)以上的年总投产面积将达到4101万平方米,同比2013年增长50.6%。

    供需趋近平衡

    2013年,群智咨询认为大尺寸面板供需将呈现“整体平衡,局部紧张”的特征。首先从供应来看,由于全球范围内产能无明显增长,面板厂将以调整产能结构、提高整体获利为主要发展方向。从细分市场来看,2013年Tablet面板的供应恐略有过剩可能。平板电脑仍是2013年全球大尺寸面板成长的主要动力,随着Android阵营的不断壮大及微软Win8操作系统及其应用Surface的推出,预估2013年平板电脑市场将形成“四家割据”之势,其需求规模成长也将逐步放缓。群智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平板电脑市场同比增速将放缓至37.8%。显示器应用方面,2013年显示器市场恐将持续低迷,供需相对平衡,局部或紧张。笔记本应用方面,供需整体平衡,市场预期看高,有过剩可能。电视面板方面,供需整体平衡,结构性缺货问题仍存在。总体而言,预估2013年全球大尺寸面板需求规模8.3亿片,同比2013年增长7.8%。

    相关链接

    关于液晶面板

    液晶面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对比度、色彩、可视角度,液晶面板发展的速度很快液晶面板部份与液晶显示器有相当密切的联系,它的产量、优劣以及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都关系着液晶显示器自身的质量、价格和市场走向,因为一台液晶显示器其80%左右的成本都集中在了面板上。

   液晶面板的相关技术

    1、广视角技术

    可视角度小,在较大的角度观看时画面就会失色,对比度和颜色表现都很差,这样的液晶电视不适合家庭使用。广视角技术不仅关系到液晶显示器的可视角度,还直接影响到了液晶面板的响应时间、亮度等其他性能参数,所以各大厂商都在不断改进广视角技术。

    目前液晶电视主流的广视角技术有:日立的IPS技术,利用空间厚度、摩擦强度、横向电场驱动的改变使液晶分子作大幅度的平面旋转角;三星的PVA技 术、富士通的MVA技术、夏普的CPA技术原理基本类似,利用液晶分子的双向倾斜以大幅度缩短响应时间,改变液晶分子配向让视角更为宽广;松下的OCB技术,则是光补偿双折射的方法,减少了加电状态下液晶分子的偏转度;NECExtraView技术,增加了浏览角度;现代的FFS技术,使用了透明的 ITO电极让透光率提高。这些技术虽然是以改善视角为主,但响应时间的缩短、色泽的表现、对比度的提高也都包含在这些技术之中。通过这些技术的不断的完善和应用,现在市场上主流的液晶面板的可视角度都达到了170度,已经不会对从不同角度观看造成影响,还有一些超广角的产品达到178度。

    2、快速响应技术

    早期的液晶面板缺点之一就是响应时间过长,这会造成在播放移动画面时屏幕上出现拖影现象,这在以前是严重困绕液晶电视发展的问题,在选购液晶面板的时候,响应时间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指标。不过,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响应时间变得越来越短,目前主流的液晶面板都已经达到了8ms。现在主要的快速响应技术有过驱动技术和黑屏插入技术,还有一点特别的是目前的广视角技术在增大视角的同时也降低了响应时间。

    过驱动技术通过提高驱动电压来降低响应时间。液晶分子每一种稳定的状态都对应着一定的电压。当电极上电压改变时,液晶分子不是即时转动到目标状态,而是在一定的响应时间之后才能达到这个状态,电压越高,分子转动的速度越快。早期的液晶显示器中,在液晶分子上施加的驱动电压就是目标状态的对应电压。过驱动技术就是施加的驱动电压在起始的时候稍高于目标状态的对应电压,使得液晶分子转动的速度更快,在到达目标状态时,电压再回落至目标状态的对应电压,这样就有效缩短了反应时间。

    黑屏插入技术是在每个图像帧之间插入黑色帧,当显示器完成一桢的画面显示后,再插入一桢纯黑色画面,或者关掉背光灯,这样就相当于“切”掉了画面的拖 影,从而改善了视觉效果。也有消费者对这种技术持怀疑态度,认为这样会带来屏幕闪烁的问题,其实大家大可放心,人脑可以滤除这种闪烁并自动产生中间图像,因为目前液晶设备的刷新率大多是60Hz,在引入黑屏插入技术后,会将刷新率提升一倍,也就是120Hz。对CRT显示器来说,85Hz的刷新率几乎达到 肉眼感知的极限,120Hz的刷新率当然不会对使用有任何影响。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我要 投稿 意见 反馈 论坛 社区
官方 微信
触摸屏与OLED网官方微信号:i51touch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欢迎投稿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 经销商加入
网站广告、经销商加盟、触摸屏软件销售: 028-85108892 13183843395 028-66219290 联系人: 张小姐 产品购买联系方式如下:
地址:成都市高升桥东路2号高盛中心1109室 电话: 028-85108892 13183843395 028-66219290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3-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触摸屏网 电子邮件: 51touch@126.com touch8@gmail.com
业务合作QQ:触摸屏技术,触摸屏报价,触摸屏软件咨询 43361182 触摸屏软件制作与技术支持:触摸屏软件,触摸查询系统,触摸查询软件 893008608 媒体合作QQ: 893008608

2000人超级QQ触摸屏群:59897879 1712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