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液晶面板线大跃进迷题
作者:Multitouch时间:2013-01-15 来源:未知
北京时间01月15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有人说中国的液晶面板生产线今日的规模是在与日韩的技术竞争中追赶出来的,也有人说是被长期的专利和成本遏制给逼出来的,就象公众对改革的认知一样,对于中国企业巨资投入液晶面板产业是否明智,各方评价同样莫衷一是。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fixture/news/2013/0115/19419.html
对中国电视生产企业来说,能够完全摆脱上游核心部件厂商讹诈式供应局面,拥有自主规模化的液晶面板线,这是企业对自我存在感的一种确权,在过往的新闻稿中,这些企业毫不吝啬地对自己的伟大举动倍加赞赏,甚至对于在中国彩电产业历史中可能留下的段落做出了极为精确的评判。
然而市场并非一致认同这种良好的自我评估。其中一个最激烈的看法是,如果面板产业真正解决了高成本的恶意遏制,那么规模化后营业利润与净利润理应同比增长,公司应该向股东交待出一份极为丰厚的营业报表。
然而2012年TCL集团1-9月报告中甚至录得-95.32%的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率。其中仅华星光电就摊薄了整个集团的净利润总额,前9个月其经营性亏损达到5.1亿,假如去除4.85亿的补助收入成份外,主营液晶面板和模组的华星光电亏损额则接近10亿,成为当前拖累TCL集团业绩的罪魁祸首。
唯一理性化点的解释就是,万事开头比较难。理想主义情怀如果没有现实的参照物,就演绎成了荒诞剧中的乌托邦。
无论是京东方还是TCL的面板项目,都是在最大化地租借利用地方财源、背负银行高息贷款,也就是在这种凝聚着疲惫感的技术赌局中,萌生了自我成就的感觉。地方、银行、上市公司都乐于把这个神话演绎下去。
中国液晶面板的发展只不过是复制了日韩当年的过气业务,这种自喜在数年前SONY、松下们的脸上一样得意地表现过,舶来的二手幸福感能够供这个行业从业者陶醉多久,进退不堪或许是未来必然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情节。
经济学家郎咸平在微薄炮轰中国液晶面板行业,他表示,京东方和TCL分别投入600亿和245亿开发8.5代液晶面板,再加上三星苏州厂、创维、熊猫等品牌,中国液晶面板业就像两年前的光伏行业一样以大跃进方式飞速发展,其结果必然导致严重产能过剩,更可怕的是三星斧底抽薪的发展新一代有机液晶面板(OLED)。三星新面板一旦上市,中国几千亿液晶面板行业将重蹈光伏覆灭的覆辙。
受制于外企多年的面板垄断,原料价格高企,即使在液晶面板大规模发展的十年间,国内液晶电视的普及率依然较低,液晶面板国内市场未来的硬性需求依然庞大,这是国产面板业存在的主要驱动力。而这与光伏产业破灭的经历没有可比性,所以重蹈光伏覆辙论必是危言耸听。
批评者也认为,目前OLED面板技术并不成熟,达到市场普及化程度最少需要5到7年时间,三星新面板上市以及被市场所接受都需要耐心,新面板的高昂价格决定其并不能快速抢占液晶面板的市场空间,液晶与OLED技术将在市场上并行存在。
事实上,如果占据世界五成生产力的中国面板采购商集体抗拒的话,OLED技术根本不可能掀起全球普及的狂潮。良币被驱逐的案例在PDP身上活生生地发生过了。
目前除中国内地各家面板生产线外,面板生产主要集中在韩国三星、LG,中国台湾地区的奇美、友达、中华映管和瀚宇彩晶这几家企业。
三星新面板在价格上难占优势,国内液晶面板生产线仍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加上国内消费层次并不高,国产液晶面板的存在价值和优势并不会随着新面板的出现而消逝。
日前发改委给三星、LG等六家企业开出的3.53亿元罚单即可看出过往6年甚至更长时期内中国彩电厂商对进口液晶面板的依赖程度。
有数据显示,液晶面板在电视产品制造上的成本比例目前仍占6成以上,京东方、TCL等国产液晶面板企业的崛起,很大程度上能够打破外企长年的垄断地位。
若按郎氏逻辑,液晶面板仍不国产化,继续被外资企业所垄断,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国产液晶面板企业若因亏损而放弃发展自有面板产业,对于国产彩电企业而言,进口面板所要承受的垄断损失可能更大。
对于郎氏关于液晶面板行业产能过剩的论调,反驳者亦指出,产能过剩是基于产能和需求双重作用。在液晶面板刚性需求仍存的情况下,当前新面板技术并不成熟,成本很高,暂时无法与成熟的液晶面板产品进行大市场竞争。
此外,在时下液晶面板清晰度差别已非肉眼能够分辨的条件下,新面板市场显然也没有那么快替代液晶面板的基础条件,面板行业的产能过剩并不明显。
按照京东方的说法,尽管与三星、LG在综合技术能力上差距大,但在核心技术领域,尤其是在氧化物等核心显示技术领域,京东方在氧化物半导体、AMOLED技术上的相关专利已超过2000项,水平并不差。
藉此,力挺国产面板企业的人士认为,新一代面板技术与现有TFT面板生产线具有技术上的重合性,京东方的战略布局,无论从地域、规模还是技术上都是有前瞻性的。
尽管如此,郎咸平的炮轰所引起的大范围争议仍然足以反映出投资者与股民对于京东方、TCL等国产面板上市公司的投资忧虑。
多年来如此大的投入却长年陷入亏损,2012年投资者刚刚看到京东方盈利的曙光,而三星、LG等外企面板厂商却又纷纷推出OLED面板和电视新品,2013年的CES展即是外资企业发展新面板产业的明确信号。
虽然京东方、TCL等国内面板企业多次获得地方政府或政策性扶持,但在目前国内液晶面板企业盈利仍然比较困难的处境下,日韩企业新面板技术的发展显然已经给国内面板企业带来了新一轮的压力,这种压力也给面板企业的投资者带来了不小的波动。
11年来的亏损,京东方投资每增大一回,股民意见即随之高涨一轮。除了技术上的差距,长期看不到投资回报,这令投资者感到困惑。
承受资本市场的重重压力,兑现对投资者的回报期望,京东方、TCL们的面板故事讲得并不轻松。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