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07月29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 美国媒体策略家Steve Yelvington,说他办公室有一面墙上贴满了字条,都是形形色色对未来的预估,因为没有人说得准,当作好玩而已。他说比预估更重要的是制造有用的视野,用来规划未来。
美国媒体策略家Steve Yelvington,说他办公室有一面墙上贴满了字条,都是形形色色对未来的预估,因为没有人说得准,当作好玩而已。他说比预估更重要的是制造有用的视野,用来规划未来。最近他在自己的网志上预估了媒体在2015-2018 年的变动,他说虽然不会完全准确,但应该接近,愿意分享大家,同时也听听大家的意见。以下简述他的说法。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touchscreen/news/focus/201007/29-7373.html
1. 触控式平板电子工具如iPad 与智慧型手机,在应用上将与传统电脑平分秋色。未来的触控式工具以网路实用为主,形状未必像现在的四四方方,也不一定要放在口袋或包包里。传统的键盘电脑不会消失,至少在近期仍继续存在。
2. 语音介面,包括语音辨识与合成,虽然还不会成为人机介面的主流,但会成为重要的部分。资讯透过即时翻译软体机能,影片「星舰迷航记」(Star Trek) 里的万国翻译机,就有希望成真。
3. 电脑晶片不会运作的更快,但多核的处理机会以增加核心数量来加速,同时缩小体积、减少能源消耗,把桌上电脑缩小成精巧的电器。
4. 网路通讯成本将大幅度下降,行动电器的应用会急速扩张,如果你认为在2010 年一般的资讯过剩、而稀有的资讯又缺乏,那你还没看到未来呢。今后,任何资讯,会存在任何地方,即使Marshall McLuhan(1911-1980,加拿大传播学者,以「媒体即信息」Media is Message 一句名言称著)也会认同网路是内心的延续。当然,老古板们会继续批评品质的丧失,世界正走向地狱……..。
5. 苹果、Google、Amazon 将是赢家,微软、Yahoo、以及任何类似「报纸模式行为」的公司,将是大输家。
6. 资讯的撷取,不再与单一媒体固定绑在一起,而是与个人的身份连接在一起,个人的状态将储存在云端,不必知道、也不在意储存在什么地方,一个媒体中断的阅读或音乐演唱,可以从另一个媒体继续阅读与聆听。口袋里的小萤幕、平板电脑、桌上电脑的大萤幕、乃至挂在墙上的大尺寸电视,都是个人撷取资讯的入口。
7. 广播、电视、印刷这些传统媒体,不会消失,但会被边缘化。 「即时」(Real-time) 报导的管道仍会存在,唯仅在事件发生的现场发挥效用,不成为使用的主流。
8. 手持的电子器具都装有定位系统,随时知道当前的地理位置,自动寻找网路连接,然后依个人的喜好、行为模式、地理位置、现在正做什么,把每个人带进一个完全个人化的环境。
9. 报纸、及类似的印刷媒体,将失去原有「发觉事实」的角色,而调整为另一角色:解析、简报、娱乐。
10.「新闻」不再是编辑部的标签,因为网路的口碑,几乎窃取了全部专业新闻的功能。有智慧的编辑,将把焦点放在事件的连贯、分析、解译、辩论上,甚至从新拥抱以前的「全民新闻」。
Steve Yelvington 自称是一辈子的新闻人,十五年前网路还未普及,他就用专属的网路把报纸内容搬上网,现任Morris 媒体集团数位副总裁,为业界知名人士。多年前我邀他到北京在一个研讨会上演讲,他就把一路上的见闻拍摄下来,放到当时少有人有的个人网站,大家称奇不已,一大把年纪还像一个顽童。但网路上的顽童见识面广,对未来发展的细节未必预测得准确,但对大方向的发展应不会有太大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