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触控无所不在的新世界

作者: 51Touch     时间:2010-04-02     源于:DigiTimes    总点击:
【导读】:在升达科技于3月31日举行的「人机介面技术暨专利研讨会」中,从市场发展现况、触控应用、以及专利布局等各层面深入剖析了目前触控产业的重要议题。虽然一个触控无所不在的全新商机正展现在我们面前,但相应的诸多挑战也是业者亟需克服的课题。

    北京时间04月02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

─升达科技人机介面技术暨专利研讨会会后报导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touchscreen/news/focus/201004/02-6199.html

    从键盘、滑鼠、到触控板,科技产业发展人机介面技术已有长久的历史。但自从苹果iPhone成功导入多点触控的投射式电容触控技术后,带动了人机互动介面的革新,触控技术随之成为近来市场上最受瞩目的产业焦点。在升达科技于3月31日举行的「人机介面技术暨专利研讨会」中,从市场发展现况、触控应用、以及专利布局等各层面深入剖析了目前触控产业的重要议题。虽然一个触控无所不在的全新商机正展现在我们面前,但相应的诸多挑战也是业者亟需克服的课题。

    升达科技董事长林招庆博士表示,自2002年公司创立以来,便专注于人机介面技术的开发。他强调,人机介面最重要的是能满足自然、简单、可靠、便宜等要件。而多年来,从键盘、滑鼠、手写辨识、人工智慧、轨迹球、触控板、到现在最热门的触控萤幕等各式产品,业界也持续地进行研发创新,以满足消费者的应用需求。
 
    面对多指触控所席卷的新一代技术风潮,他表示,目前市场上有电阻式、表面声波(SAW)、红外线、投射式电容、电磁式、光学式等各种琳琅满目的技术发展,但他看好投射式电容在中小尺寸的发展潜力。不过,虽然投射式电容市场深具潜力,但他也坦承良率和成本问题仍是目前市场的发展瓶颈,亟待解决。

    就技术障碍来看,林招庆博士特别强调,投射式电容技术之所以能够胜出,就是因为它不管在重量、反应速度、可靠性、准确度等各方面都有优势。但也由于它的灵敏度高,因此在实际操作上的手汗、手湿、油污、系统环境等变数,都会对其效能产生影响。往往开发厂商都能进行成功的产品展示,但真正到消费者应用时,其触控体验却不如预期。

    此外,面对这样一个新产业的崛起,供应链的整合、管理也尚未成形。举例来说,触控萤幕中结合了面板、模组、IC等元件,若出现良率或故障问题,应该是由谁来负责处理?而在系统整合方面,更面临了制程与软硬体平台的差异性。针对这些问题,目前业界也都尚未有一致性的做法。

    也就是因为还有许多议题尚待解决,即使iPhone席卷市场,但他预估目前投射式电容技术仍仅占触控市场的一成左右。尽管如此,他还是乐观预期,由于投入者众,未来几年,IC和感测器阵列(sensor array)的成本将逐渐降低,同时系统整合程度亦会提升,将能造就一更成熟的多指触控产业。同时,他也期许,积极进军触控产业的台湾业者,若能够提升在ITO、PET等关键材料技术上的能力,我们将更有机会这此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他强调,触控产业的兴起,意味着消费者的操作体验将是最主要考量,这也是iPhone成功背后所隐含的重要意义。设计人员应该真正从使用者而非技术者的角度来思索产品开发。

    随着技术成熟,未来有可能多指触控、手写、以及笔写输入会同时并存,使用者能够依其使用模式进行客制化设定,开创全新的使用体验。而在技术方面,他认为小尺寸应用会从目前的电阻式技术逐渐移转至投射式电容,或是电阻式与电容式的结合。大尺寸则会以电阻式或红外线技术为主。而真正能带动触控市场商机的是软体应用,这方面得待硬体技术更为成熟后,才会有显著的进展。

    电容式触控产品的运用

    在目前电容式触控产品的运用上,升达科技资深协理张荣舜表示,结合触控的绝对座标与手势(gesture)码将能够带来许多创新应用。举例来说,新一代的触控手写板就不再只能支援手(笔)写输入法,而能成为滑鼠、手写、多指手势、和数字键四合一的创新装置。

    升达科技的触控IC可提供包括基础版与进阶版共100多种的手势码,即使不用Windows 7,也能在触控板上进行上下翻页、放大缩小、左右旋转等各式的触控操作。

    张荣舜指出,手势码具有较精准的手势辨识、且完全交由IC处理,频宽需求较低、系统负载较轻,可弥补仅透过轨迹座标误判率高且耗费CPU资源的缺点。

    升达的触控IC除内建手势码外,亦可提供微软视窗、Linux等作业系统用的驱动程式,使用者仅需进行简单的动作设定,便可在现行的各种套装软体中以触控方式进行操控。

    另外,张荣舜表示,若再将触控与无线概念结合,又是另一新的应用方式。以日益普遍的IPTV为例,结合无线触控键盘和遥控器的二机一体无线触控配备,将能方便消费者在沙发上就轻松进行各式的电视操作。

    最后,从0D到2D,即点、线、和面的触控痕迹,也都能导入最新的触控技术。张荣舜表示,像是家庭电器/车用音响产品中处处可见的按键,以及所有手持产品的操作,都能与0D到2D触控功能结合。以触控按键取代既有的机械式按键,不但操作更简易,尺寸更小、更薄,而且能提供产品更佳的电气整合性。这些应用的成熟,将能够创造出一个触控无所不在的生活环境。

    此外,随着手机行动上网的应用兴起,林招庆博士特别看好未来手机内建滑鼠的需求,开发了体积精巧的触控棒(Touch Stick)产品,能易于整合在各式可携式装置中,深具市场潜力。此产品采电磁式技术,已进入最后开发阶段,将会是全球最小的滑鼠装置。

    专利布局─触控市场的决胜点

    科技产业的专利诉讼时有所闻,林招庆表示,触控技术将会是近十年来最重要的产业,专利布局更形重要。升达科技八年多来累积了深厚的触控技术基础,已拥有超过120项相关专利,建构了完善的防御与攻击专利防线。

    升达科技资深专利工程师赖滢如博士表示,电容触控技术包括软体和硬体,涵盖了多项的专利领域。根据专利分析的结果,在扫描电路、单双击与拖曳单指手势、以及多手指侦测等基础领域中,关键专利都已经被升达、新思(Synaptics)、义隆电等业者所取得,其他业者很难避开。而在两层式触控板结构和讯号屏蔽领域,亦是如此。

    林招庆强调,随着触控市场增温,近年来已有许多的专利诉讼案件出现。升达特地在此抛砖引玉,希望提醒欲抢食触控商机的台湾业者必须多做功课,除非能全面突破或回避这些业者部署的专利网,要不然就只能与相关业者结盟,或透过合纵连横的方式进军市场,否则一旦误踩专利地雷,就得付出巨额赔偿。专利布局可说是触控市场的决胜点,业者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
相关阅读:3D打印    模具产业    微铸锻技术    石墨烯    OLED面板    夏普    iPhone 8    半导体    苹果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欢迎投稿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 经销商加入
网站广告、经销商加盟、触摸屏软件销售: 028-85108892 13183843395 028-66219290 联系人: 张小姐 产品购买联系方式如下:
地址:成都市高升桥东路2号高盛中心1109室 电话: 028-85108892 13183843395 028-66219290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3-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触摸屏网 电子邮件: 51touch@126.com touch8@gmail.com
业务合作QQ:触摸屏技术,触摸屏报价,触摸屏软件咨询 43361182 触摸屏软件制作与技术支持:触摸屏软件,触摸查询系统,触摸查询软件 893008608 媒体合作QQ: 893008608

2000人超级QQ触摸屏群:59897879 17122010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