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08月18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以电子书终端为核心,电子纸市场逐渐进入了普及期。在电子纸面板制造方面唱主角的,是2009年3月收购了美国SiPix Imaging的台湾友达光电(AU Optronics)、以及同年6月宣布将收购美国E Ink的台湾元太科技(Prime View International,PVI)等台湾厂商。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touchscreen/news/focus/200908/18-2772.html
当电子纸领域还处于推进技术开发的阶段时,在材料开发、面板开发及应用开发等综合实力方面,日本企业的地位曾相当高。就技术水平而言,日本至今还可以说是仍处于领跑者的位置上。另外,不仅是FPD相关厂商,拥有印刷技术的日本公司也在进行着高水平的技术开发。
然而在市场上,在电子纸作为一项业务在兴盛起来之前,拥有资本的企业收购拥有专业技术的风险企业,业界形势瞬间就发生了突变。在台湾面板厂商身边,有许多制造电子设备的大型EMS(电子制造代工)厂商。所以台湾厂商在电子纸客户开拓方面处于有利地位。虽然日本企业在业务上反超对手不是不可能,但毫无疑问是非常困难的。
日本企业在技术开发上领先,但在产业发展壮大阶段,却被亚洲厂商赶超。这是曾经多次发生过的事情,但电子纸的发展却有着与以往根本不同之处。在半导体产业及液晶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拥有广泛技术的日本企业在获得某种程度的领跑者利益之后,被迎头赶上的亚洲厂商甩在了身后。然而在电子纸领域,日本厂商在获得领跑者利益之前就已经落伍了。
为什么日本厂商无法获得领跑者利益?笔者认为有几个理由。一是电子纸领域在技术开发之初,就存在着SiPix及E Ink这样的担负不同层面业务的风险企业。也就是说,台湾企业可以充分发挥优势的水平分业型构造从一开始就存在。在作为一种全新的器件发展壮大之初,材料、面板及应用需要技术磨合,这比较有利于擅长细致地进行技术开发的日本企业。但是在电子纸领域,具有实力的新兴企业通过吸收专业性较高企业的技术,能够一举建立起磨合不同领域技术的体制。
另一个理由是,在技术开发上领先一步的日本企业,却没有志在必得地实现电子纸业务化的热情,同时又担心一旦业务失败后公司前途不知如何的恐惧感。当然,技术人员为使所开发的技术付诸实用而积极开发的热情,笔者通过采访以及学会的信息发布等能够感受得到。然而,与技术人员慢慢聊来又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印刷公司及FPD厂商中非核心业务领域的技术开发,“是在灰头土脸的情况下进行的”。
这种虽然技术领先、却毫无荣耀感的状态,在奋起直追的企业中是看不到的。收购E Ink的元太科技的母公司,是台湾造纸厂商——永丰余造纸(Yuen Foong Yu Paper Manufacturing)。与日本大型造纸厂商相比,永丰余造纸不过是一家业务规模只有其1/10左右的公司。该公司在新技术面世将导致自己丧失业务的危机感的推动下,力挫韩国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以及韩国LG显示器(LG Display)等FPD界赫赫有名的巨头,最终将E Ink收归旗下。
在应用有机材料及印刷技术,制造柔性显示器及薄膜式传感器等具有新功能的电子器件方面,目前已经开始形成一股新的潮流。而且,日本企业在这些领域的技术开发方面正处于领跑者的位置。但是笔者感到日本企业在推动这些技术的业务化方面,其热情与此前电子纸领域大致“温度”相同。别的且不说,电子纸与目前利用有机材料和印刷技术的元器件方面,进行技术开发的企业与以往大致相同。这不禁让笔者担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