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30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日本家电大厂Panasonic针对汽车触控面板市场,以智能型手机的电容式触控面板技术,制出可挠曲的车用触控面板产品,目前已获得车商青睐,该社期待借由此款产品让该社车用触控面板事业营收倍增,从2014会计年度(2014/4~2015/3)的100亿日圆(约8,300万美元),提升为2019会计年度的200亿日圆。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512/30-39811.html
一般车用触控面板技术,尤其是Panasonic汽车主要产品之一的导航系统用触控面板,用的是电阻式触控面板技术,这种技术的优点是产品生产成本低;特色是操作时需大力按压,有人认为可提供较明确的力回馈,但也有人认为智能型手机时代的使用者会不习惯;而面板厚不易加工,则是公认的缺点。
而电容式触控面板较薄,感应也较灵敏,加上因大量使用在智能型手机上,2007年iPhone推出后,现在大部分人都已习惯电容式触控面板的操作方式,电容式触控面板用在汽车用品上,市场已渐趋成熟。
Panasonic先前曾为智能型手机市场需求,发展线材特别省空间的电容式触控面板技术,可以缩减产品的体积与厚度,随Panasonic决定结束手机事业,相关技术需另寻出路,因此转移到Panasonic视为新重点事业的汽车相关事业领域,作为新的汽车零组件产品出售。
Panasonic在汽车用电容式触控面板新产品上,强调的重点是可挠曲设计,借由塑胶基板让触控荧幕可以制成弯曲的形状,不再限定于长方形显示器市场,这对车用导航系统或影音娱乐系统或许并非必要技术,但若要取代传统的按键与仪表板,具有非传统造型适应能力的这种新触控面板,就有很明显的优势。
而且为了避免触控不确实,Panasonic特别使用高灵敏度传感器,该社宣称即使手戴2层厚厚的工作用手套,照样可以正确感应到触控操作,不需要像电阻式触控面板大力按压,减低工作负担;而在确实需要明确力回馈的按键上,也可把触控荧幕装上按键,以按键的机械结构提供力回馈反应。
这种触控面板已从2015年9月起量产,虽然生产成本是传统触控面板的好几倍,但Panasonic用在自己高阶的车用导航系统上,已获得好评,目前世界各国车厂都相继找上Panasonic洽询相关产品。至于能否如Panasonic期望般倍增营收,有待后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