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02月05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穿戴式装置增添创新功能。穿戴式装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促使相关品牌业者开始引进新技术,以创造更吸睛的杀手级应用。如智慧手表/手环製造商採用红外线(IR)手势侦测,以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或有毒气体感测技术,实现不受小尺寸萤幕操作限制的人机互动,并达到环境危险因子预警的效用。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502/05-34157.html
奥地利微电子(ams)台湾区总经理李定翰表示,对穿戴式电子而言,感测器无疑是实现杀手级应用的关键触媒。近来,许多智慧手表/手环品牌厂更开始试「手」「气」,利用光学式的红外线手势侦测模组、气体感测器(Gas Sensor)等环境感测方桉,研发新颖的穿戴装置人机介面及感知应用加值功能,期搏得更多消费者青睐。
李定翰指出,由于智慧手表/手环的萤幕尺寸受限,甚至有很多未搭载显示器的设计,因此直觉的手势人机介面便跃居厂商设计焦点,进而带动相关红外线光学感测器和模组导入需求。与此同时,气体感测亦被业界视为极具潜力的穿戴装置应用功能,可在用户周遭的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以及二氧化氮(NO2)或VOC等有毒气体浓度异常升高时即时预警,发挥环境安全监控的价值。
看准上述新兴穿戴装置感测器设计需求,晶片商正大举投入市场卡位,包括意法半导体(ST)、Bosch Sensortec和ams等皆已推出光学或气体感测器,而爱盛科技等微机电系统(MEMS)新进业者,亦可望在2015下半年到2016年跟进,瓜分庞大的穿戴装置市场商机。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ams已率先祭出多功能整合(Combo)设计策略,发布整合兼具环境光(Ambient Light)、色彩(Color)及近接(Proximity)感测器,以及手势辨识引擎和条码彷真(Mobeam)功能的红外线光学感测模组,积极拉拢原始设计/设备製造商(ODM/OEM)。
李定翰分析,穿戴装置系统空间日益紧缩已是不争的事实,感测器供应商须大幅提高产品功能整合度并缩减封装尺寸,才能满足市场需求。以手势控制为例,除须以近接感测器、手势辨识引擎侦测并运算用户动作外,还要透过环境光、色彩感测器和滤波器过滤各种会影响手势辨识精准度的光波长,若採用多颗晶片分离式设计,势将占用庞大系统空间;因此ams遂将所有必备功能整合在一个仅7.9平方毫米的模组中,为系统厂争取更多电路布局的弹性。
从2015年国际消费性电子展(CES)可窥见,继手机与平板之后,穿戴装置已成为电子产业的镁光灯焦点;着眼于穿戴装置大多处于贴身、常时配戴的使用情境,相关系统製造商也开始将产品定位为个人智慧助理,并将结合运动健身、医疗与环境感知等专门功能,以跳脱初期穿戴装置仅做为手机资讯第二显示介面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