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控制、3D触摸、太空游并不遥远

作者: Touchscreen     时间:2014-11-10     源于:新闻晨报    总点击:
【导读】:当每个人每天在智能手机花费数个小时、终端设备趋于智能化的未来,技术的变革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未来将是怎样的?今天腾讯WE 大会在北京召开,12位站在技术前沿的科学家将和大家分享关于未来的畅想。而在此之前,本文带大家一起听听数位专家眼中的未来。

    北京时间11月10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不远的将来,我的一天也许是这样的:早晨还没起床,我就开始使用屏幕。我伸手向枕边的屏幕查看时间,它是我的闹钟,也是浏览滚动新闻的地方……起床后,走进浴室,墙壁上的屏幕显示一副艺术新作……梳洗完毕,我穿好衣服,站在衣柜的屏幕前,它显示红领带和我的衬衫比较配……”这是《失控》作者、网络文化观察者、人称“游侠”的凯文·凯利在《技术元素》描绘未来一天的一部分。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411/10-32817.html

    当每个人每天在智能手机花费数个小时、终端设备趋于智能化的未来,技术的变革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未来将是怎样的?今天腾讯WE 大会在北京召开,12位站在技术前沿的科学家将和大家分享关于未来的畅想。而在此之前,本报提前采访了数位专家,听听他们眼中的未来。

    [未来畅想一]

    用意念控制设备

    “现在很多残疾人需要用保姆或护理员维持日常生活,但有一天,通过向残疾人大脑植入一个电极,捕捉大脑中神经的变化,通过算法或解码,残疾人将能实现自己吃饭或喝水等。”来自伯克利大学的脑机接口领域专家Jose Carmena告诉记者,通过大脑的意念转化成行动,这个领域研究已有15年历史。

    除了研究用意念控制身体,Jose Carmena也在研究,通过大脑植入科技分析人类的情绪障碍等。在美国,军方投入7000万美元,尝试通过大脑植入物分析、控制情绪,治疗美国士兵的多种精神疾病,从而降低因精神疾病造成的自杀事件。未来,可能会创造能够读取并控制七项精神疾病的大脑电子植入物,包括成瘾、抑郁和边缘型人格障碍。

    [未来畅想二]

    屋里或有“变形金刚”

    “未来你在市中心买了一个小公寓,也许当你想吃饭时,公寓内的家居就变形成厨房和餐厅; 如果想开party,就变成party的布置。”麻省理工研究实验室博士Daniel Leithinger说,现在人们的生活很枯燥,每天接触的东西都是图形,比如手机里面,全部被2D的图形占据,没有触感。“我们研究的方向是,改变任何物的交互方式,使人们即使在千里之外也可以握手。”

    Daniel Leithinger说,通过工业设计、计算机设计等,人们的生活可能变得更有趣,“比如你出门了,手机落在桌子上了,到时你不需要回家取,只要发一个指令,‘桌子’就会变型,把手机送到你手上。”

    从微软Kinect到任天堂Wi-imote,手势界面的研发者无处不在。未来的用户界面绝不会是像素世界,而是融入时间和形状变化的3D触感。

    [未来畅想三]

    太空旅行或是家常便饭

    World View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JanePoynter开创了适用于普通大众的低成本太空体验旅行,一人7.5万美元就能实现。她昨天说:“游客不需要穿太空服,不需要经过特殊的培训,也不需要通过医疗方面的认证,利用气球技术可以把人们送到太空,我们提供的是和商业飞机类似的价格。”Jane Poynter说,两周前,公司团队把一个人从13万5千英尺的太空接下来,“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胶囊太空舱技术,在2016年第一次把人送上太空。”

    据JanePoynter透露,有很多人非常渴望去太空,原因之一是人们希望在太空里看到地球。这种太空旅行的常规化,几乎就要到达那样一个契机了,所有商业太空旅行公司已接到超过1000名的客户的预约,都花了不少钱。

    [未来畅想四]

    虚拟和现实越来越模糊

    明年在上海迪斯尼可能会看到这样的场景:走在花园中,你会看到一只蝴蝶轻轻的落在你身上,你能感受到蝴蝶停留一瞬间的感觉。其实,这只蝴蝶只是一个投射,那种感觉也是模拟的感觉。Rajinder Sodhi说,未来投影技术不仅投射在屏幕上,而是能在任何物体上,比如将一只虚拟的蝴蝶投射在叶子上,而且通过技术,能让叶子感受到这种触感。

    Rajinder Sodhi说,通过设计一套系统,建立一个语汇库,可以模拟沙子的感觉或水流的感觉,“最理想的虚拟输入,是你的全身运动姿势。比如玩虚拟打网球的游戏,在挥动球拍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手里没有球拍,也感觉不到网球击打时返回的压力。通过这种技术,就可以让你完全感觉到手里握的是网球拍,也可以感觉到击球时的那种力量。”

    未来科技的商业化需考验

    “微软的体感游戏 Kinect,是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通过计算机捕捉肢体语言,怎么能够通过计算机来了解,只有读懂、捕捉肢体表达方式,最终才实现商业化。”麻省理工研究实验室博士 Daniel Leithinger 说,在改变人和物交互方式的研究上,形成3D界面,需要跨学科的知识,比如新材料、机器人研究、工程专业等,未来一定会实现,但可能需要20年、30年甚至50年的时间。

    脑机接口专家Jose Carmena 也说,如何把科技植侵入大脑,并且要让这个植入的设备陪伴植入者生活几十年,让大脑学会适应设备,让设备获取信息并进行解读,需要很多年的积累,这也是现在面临的实实在在的障碍。

    而在商业化的过程中,上述专家的很多技术可能还面临用户隐私安全、道德伦理等方面的质疑,以及新的监管规则变化和适应,这些都是需要市场需求和时间来解决。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
相关阅读:3D打印    模具产业    微铸锻技术    石墨烯    OLED面板    夏普    iPhone 8    半导体    苹果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欢迎投稿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 经销商加入
网站广告、经销商加盟、触摸屏软件销售: 028-85108892 13183843395 028-66219290 联系人: 张小姐 产品购买联系方式如下:
地址:成都市高升桥东路2号高盛中心1109室 电话: 028-85108892 13183843395 028-66219290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3-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触摸屏网 电子邮件: 51touch@126.com touch8@gmail.com
业务合作QQ:触摸屏技术,触摸屏报价,触摸屏软件咨询 43361182 触摸屏软件制作与技术支持:触摸屏软件,触摸查询系统,触摸查询软件 893008608 媒体合作QQ: 893008608

2000人超级QQ触摸屏群:59897879 17122010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