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16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 随着大陆触控面板厂商的不断发展,其以廉价的价格优势以及良好的品质保障,在2014年下半年,超过80%的中国手机厂商将采用本土制造商制作的触摸面板,根据《电子时报》的研究。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410/16-32392.html
针对中国和新兴市场,包括印度,中国供应商将继续加大生产低价智能手机。供应商将依赖低成本解决方案,以降低最终价格比其他竞争对手来制造价格优势,争取在亚洲的市场份额。
同时,台湾制造商将应对来自中国供应商对OGS以及嵌入式(on-cell和in-cell )的需求并做出解决方案和估计,预估总手机触控面板出货量的32.9%将去往中国供应商,在2014年第四季度。
但是,台湾制造商预计只供应约23%的触摸面板出货量为中国供应商在第四季度,因为供应商将专注于来自白盒产商的更便宜解决方案,来自电子时报的研究。
两岸面板竞争愈演愈烈
近年来,消费性质的电子产品就象是为触控面板打开了另一扇大门,触控面板行业也随着移动显示、家电电视、车载中控等行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业链延伸到了许多的领域,触控面板产业形成了几何级数的进步趋势。
消费电子的发展确实极大的促发了面板产业的发展,台湾作为老资格面板商有着得天独后的条件,但是大陆的华星光电、京东方、天马电子、中电熊猫等面板商也在全国多地开发面板产业线,重金投资面板产业。上半年的报告显示,京东方实现净利润10.42亿元,华星光电实现净利润9.81亿元。大部分面板产业公司纷纷重金投资兴办了多条近代面板产线,充分展现了国内模板厂商对这一领域的重视及其未来巨大的市场价值,可见的是台湾大陆的面板之争将会愈演愈烈。
近日,台湾触控面板厂商洋华光电指出,目前,行业整体环境不好,触控产业低迷。因此按照公司规划,除位于大陆的工厂已缩减规模,越南厂近期也开始缩减,洋华表示,大陆平湖有3个厂,去年已关闭一个厂,进行清算;另两个厂,一个出租、一个厂与他厂合作,转注触控面板贴合业务。不过,惠州厂仍继续生产触控面板。越南厂部分,洋华主要配合三星触控面板需求,也生产部分电阻式触控面板,供应中国大陆客户。洋华强调,已将生产线缩小至最适规模,以降低成本,并将闲置设备出租,活化资产。
而在之前的F-TPK宸鸿旗下位于厦门的威鸿光学也暂时关门,公司的执行副总刘诗亮表示,公司短期订单缩减,大客户苹果的新产品采用其他的触控技术,整厂合并重组,员工也将进行精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