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抢先苹果推出智能手表 竞逐可穿戴智能设备市场

作者: Touchscreen     时间:2013-09-05     源于:东方早报    总点击:
【导读】:三星预计发布新一代的Galaxy Note系列智能手机,以及智能手表Galaxy Gear。无论是此前的谷歌眼镜,还是眼下的三星智能手表,都希望通过利用各自的新产品笼络消费者,培育消费市场,打造更为完整的产品生态系统,尽管此前已有智能手表失败的先例。

    北京时间09月05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无论是此前的谷歌眼镜,还是眼下的三星智能手表,都希望通过利用各自的新产品笼络消费者,培育消费市场,打造更为完整的产品生态系统,尽管此前已有智能手表失败的先例。在苹果iWatch智能手表尚未到来之际,三星已先发制人。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309/05-24828.html

  当地时间9月4日,三星预计在德国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IFA)上发布新一代的Galaxy Note系列智能手机,以及智能手表Galaxy Gear。

  在智能手机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之际,可穿戴设备将成为科技巨头们竞争的下一个领域。无论是此前的谷歌眼镜,还是眼下的三星智能手表,都希望通过利用各自的新产品笼络消费者,培育消费市场,打造更为完整的产品生态系统,尽管此前已有智能手表失败的先例。

  3英寸超大屏幕?

  相比此前市场热炒的苹果iWatch,三星更为“现实”。三星电子无线事业部副社长李英熙曾在3月表示,一直以来都在为研发手表型智能手机而做准备,并强调关键是谁最先将消费者青睐的产品推向市场实现商业化。5月,三星已就该款产品向韩国政府机构申请专利注册。

  在发布会前夕泄露的照片看,三星这款智能手表更像是将其Galaxy智能手机缩小后直接佩戴在手上。根据国外科技媒体Venture Beat的报道,Galaxy Gear拥有一个3英寸的超大OLED方形触摸屏(编注:iPhone 5的屏幕只有4英寸),400万像素摄像头,电池续航能力为10小时,采用Android系统,支持Wi-Fi和蓝牙功能。

  李英熙上周在接受《韩国时报》采访时将这款手表产品描述为“新型可穿戴式概念的设备”,并表示Galaxy Gear采用了非柔性屏幕,可以在许多方面“强化丰富现有智能移动体验”。

  Venture Beat列举了一系列三星智能手表的特性,包括通过内置的三星S Voice语言控制功能发出语音命令,预装社交媒体和健康跟踪类应用,且可以与三星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相连接,支持直接通过手表拨打电话(需与手机相连)等等。

  李英熙的这番话和媒体报道的功能特性,似乎印证了此前对于三星智能手表自身定位的说法,即作为三星智能手机的附件。

  值得注意的是,李英熙所说的“概念”这一表述也让人怀疑该款产品能否在今年问世销售,因为正式销售时间的早晚将决定该产品的命运。即将推出的这款产品并非三星首款智能手表,但它将是该公司首款运行谷歌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的腕表。而此次市场之所以看好三星的智能手表产品,是因为三星的整个产品生态系统圈。此前谷歌推出的谷歌眼镜尽管夺人眼球,但消费者至少需要等到明年才能购买。

  智能手表升级史

  智能手表历史已经有数十年之久,但显然大部分都为市场所遗忘,对大部分人来说,手表的功能依然停留在最基本的需求——看时间。

  科技网站TechRadar指出,智能手表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初,但从今年开始,当三星推出Galaxy Gear后,智能手表将变得不一样,如果没有,那苹果的iWatch也会改变这个行业。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互联网还未开始普及,以日本精工为代表的企业,连续推出过多款智能手表,或者可以说是具有电子编程功能的手表,包括精工NL C01和RC-1000,后者发布于1984年,可以与包括苹果和IBM早期台式机相连接。

  包括西铁城和卡西欧在内的日本手表厂商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研制了计算器手表,但却从未畅销过,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卡西欧将字典、血压传感器、触摸屏和手势控制功能加以收入,但这些款式很多都销量一般,卡西欧也将精力转到了防水防震的G-Shock电子表上。

  上世纪90年代,包括精工、三星、IBM和西铁城等厂商,以合作或者独立研制的形式,相继推出了所谓智能手机,且IBM和西铁城联合研制的手表以Linux为系统平台,但这些独立于互联网之外的手表都很短命。

  2004年,微软推出其首款也是惟一一款智能手表SPOT(智能个人对象技术),这款号称将互联网戴到手上的手表由微软之父比尔·盖茨亲自带头推动。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并非单纯的智能手表,而是盖茨所推崇的SPOT,利用调频网络向装有终端的家电推送信息,包括手表、咖啡机甚至是冰箱。

  与手表生产厂商联合研制推出的SPOT手表,利用无线调频网络来接受相关信息并显示在手机屏幕上,包括天气状况、闹铃等,用户还可定制收费服务,例如Email推送通知等。但在2008年微软停售了SPOT手表,原因并非上述手表功能局限,而是因为大环境开始变差,没有人愿意使用单向的调频网络来接受讯息,尤其在手机网络快速发展之后,SPOT技术最终被微软抛弃。

  事实上,Galaxy Gear也不是三星首款智能手表。2009年,三星推出了可以拨打电话的手表S9110,当时这块手表的噱头是全球最薄的电话手表,同期推出还有的LG的GD910,但这些产品均未带来足够的销量,之后悄然退出市场。

  2010年,索尼爱立信推出了Live View手表,但被定义为手机周边产品,通过蓝牙与手机相连,尽管外形不错,续航能力2-3天,但应用程序偏少,蓝牙连接不够稳定,最关键的一点是,离开了索爱智能手机后,这个手表就一无是处。

  三星的真实意图

  尽管有这么多失败先例,但依然不能阻挡苹果和三星对于智能手表的追求,而其他厂商也在开发各类可穿戴的智能设备。

  HIS此前的报告称,预计到2016年可穿戴设备销量可以达到940万台,而去年该数字只有5万台,这些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眼镜、手腕带和手表。《纽约时报》援引瑞信德报告称,今后两到三年内,包括智能手表、健身监视器、鞋和耳机在内的此类技术市场将会增长十倍,达到500亿美元的市值。

  分析人士指出,可穿戴电子设备正从功能单一、难以连接的单调设备,迅速演变成多功能化、时时在线的智能感知设备,但是野村证券分析师Chung Chang Won并不确定手表能够引领可穿戴设备智能化的潮流。

  有意思的是,手机厂商似乎并不认可科技巨头介入手机生产领域。卡西欧就认为,类似于手表这类佩戴装置对于坚固性及耐用性要求远高于科技公司所熟悉的那个标准,而且它们的电池寿命更长,这一点或许会很关键,因为使用者并不习惯给手表经常充电。

  三星的Galaxy Gear似乎就面临这一问题,10小时的续航时间几乎意味着每天都要给手表充电,几乎与目前的智能手机一样,似乎难以令人接受——但数年前当消费者还在使用普通手机时,是否也曾表示智能手机较低的电池续航能力一样难以令人接受。

  不过,《纽约时报》援引独立分析师塞尔坎·托托(Serkan Toto)的话称,如果苹果或三星用具备更强大功能、更好设计及更好的操作系统的手表进入这个市场,那(传统手表厂商)就会有麻烦了。

  在尚未销售前,对于三星这款智能手表的评论似乎已经呈现两极化,既有质疑其实用性目的的,也有推崇该手表所代表的未来穿戴设备趋势的,但从目前来看,三星似乎吸取了此前失败的教训——多功能化且时时在线,即便脱离智能手机,该手表依然有不少功能可供使用,可以想象的是,该手表不仅能与三星智能手机相连,可能还可以控制电视等其他三星电子产品,从而完善并强化三星产品生态圈,这或许才是其真正目的。也有一种可能是,有分析称,三星此举更多是为了展览的目的,用来显示自己是科技界的领袖。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
相关阅读:3D打印    模具产业    微铸锻技术    石墨烯    OLED面板    夏普    iPhone 8    半导体    苹果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欢迎投稿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 经销商加入
网站广告、经销商加盟、触摸屏软件销售: 028-85108892 13183843395 028-66219290 联系人: 张小姐 产品购买联系方式如下:
地址:成都市高升桥东路2号高盛中心1109室 电话: 028-85108892 13183843395 028-66219290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3-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触摸屏网 电子邮件: 51touch@126.com touch8@gmail.com
业务合作QQ:触摸屏技术,触摸屏报价,触摸屏软件咨询 43361182 触摸屏软件制作与技术支持:触摸屏软件,触摸查询系统,触摸查询软件 893008608 媒体合作QQ: 893008608

2000人超级QQ触摸屏群:59897879 17122010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