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08月30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笔记本电脑厂商在今年的新品发布中,言必称触控,各大数码城的柜台上,触控本也已经占到半壁江山,这类机型也成为一些厂家营销的重点。当笔记本电脑配上触控屏幕,用户不仅可以通过键盘和鼠标来操作电脑,更可以直接在屏幕上“指指点点”,让原本属于平板电脑的操作特性也融入到传统笔记本电脑上来,让笔记本电脑的多元化发展更进一步。但是,看上去很美的触控本销量却不如预期的那么好。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308/30-24684.html
市场
触控本的爆发还未到来
触控本形态非常多样,外在的表现就是可变形。有的触控本可以拆解成平板电脑和键盘底座两部分,用户需要进行文档编辑等操作时就可以接上键盘,而在纯娱乐时则可以让变形的触控本摇身一变成为平板电脑,差别就在这“分分合合”之间。此外,还有滑盖式、360°旋转式以及双屏式等多种变形,这种差异化的存在也让笔记本电脑更加富有吸引力。然而,目前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变形触控本的价格普遍偏高。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在配置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变形触控本的价格要比传统笔记本高出几百元甚至上千元、数千元,性价比不够高。销售人员也表示,如果仅仅是为了图个新鲜就为“触控”两个字买单的话,许多用户认为并不值得,因此触控本的销量也不如预期。
用户
不愿与触摸屏隔着一个键盘的距离
从用户角度来看,触控这个功能目前来说很不常用,他们认为没必要为了这么不到5% 的用处,而多花更多的金钱和牺牲性能。在同等价位的前提下,带触控的笔记本配置一定是低于不带触控的笔记本的,而理性的消费者会为了节省不必要的开销而选择传统笔记本。
不考虑价格因素,仅从使用体验上来说,消费者已经养成了键盘+鼠标的使用习惯,记者在数码城遇到的消费者也表示,不愿意隔着键盘再去触摸屏幕。造成用户不愿使用触摸屏的原因还有Windows 8系统本身,这个“为触控而生”的操作系统并没有真正改变用户使用习惯。尤其是进入Windows 8传统桌面后,没有谁会用“触控代替鼠标左键,长按代替鼠标右键”的方式来操作,因为,Windows 8的界面是不会随着手势滑动而扩大缩小的,那么你如何去点击那么小的文字以及按钮呢?
症结
革命性的产品才能改变用户习惯
其实触控早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伙伴,银行取款机、拉卡拉早已将触控屏技术抢先应用,时下大尺寸触控智能手机、iPad平板电脑等随处可见,数码相机也在慢慢普及触控,触控其实已经在改变我们的使用习惯。
Windows 8是首个打通PC和平板界限的操作系统,它的触控体验旨在提升笔记本的易用性和竞争力,但目前缺乏一款革命性的产品来引领笔记本的触控潮流。苹果能把触控体验做到极致,iPhone、iPad才让人们丢掉键盘,Windows 8显然还没有优秀到足以改变用户习惯的程度。
既生“键”,何生“触”?
看到市场上形形色色的触控本时,我太想像周瑜那样叹一句“既生瑜,何生亮!”目前键盘与触控的角力看起来很像是“瑜亮之争”。一位OEM厂商负责人说,“触控技术拼了命地要把键盘取消掉,而触控本却又拼了命地把键盘拉回来。”
是的,在我看来这或许不仅仅是键盘与触控之争,往深了看还是传统笔记本与平板电脑之争。传统笔记本因为性能的要求,暂时不可能做到像平板那么轻薄,有了键盘做掩护,它才可以在机身当中放入更多的硬件以保证电脑的性能不打折扣。如果取消键盘却不能减少硬件,在体积上笔记本电脑目前还无法做到像平板一样轻薄,虽然在英特尔主导下,各OEM厂商都在努力。而平板则不需要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平板因为体积与应用都走轻量级路线,不需要太高的硬件配置,所以不加入键盘可以让它的体积更小更轻薄。
好在两者的用户数量都足够庞大,触控或是键盘,只是他们选择的不同,目前还未到一方压倒另一方的地步,但可以肯定,最终的胜者一定是能提供更好用户体验的那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