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02月25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 2011年在超过四十五家大厂投入开发平板装置(Tablet Device)的态势下,造成苹果(Apple)的市占率被压缩,并引发投资人对于宸鸿未来发展的忧虑。然宸鸿却于日前交出一张亮丽营收成绩单,由于预期第二季、第三季的市场依然十分热络,宸鸿除将积极展开上下游的垂直整合,同时横向扩大产能。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102/25-9243.html
宸鸿总经理孙大明表示,2011年该公司将从加强上下游整合与横向扩大产能规模两大方向着手。而厦门祥达新厂竣工后,可望于2011年第二季投产,届时将加速达到小尺寸一千四百万片、大尺寸六百万片的产能目标。而有鉴于玻璃于一次强化切割后,强度平均锐减60%,无法满足客户轻、薄、耐用需求,因此2012年1月预定完成新设备布建,目标于2012年6月可供货100%强度无损的Touch on Lens。
宸鸿资深副总经理暨技术长张恒耀表示,综观目前台面上的厂商,平均后段制程良率约五成到六成,因此宸鸿现阶段并不担心多家厂商的投入会动摇该公司的地位。尤其,触控面板制程和薄膜电晶体(TFT)面板制程最大的不同在于,后段制程的良率提升有赖独特的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宸鸿握有关键技术,但在面板厂商利用部分产能转作触控、投入钜资开发新技术等压力下,宸鸿已积极开发新客户,并规画投入新台币200亿元购买设备,扩充触控面板产能,并提高保护玻璃(Cover Glass)、触控感测器(Touch Sensor)自制率,进而巩固市场地位。
宸鸿日前公告2010年第四季营收,与2009年相比,在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损失影响下,仍大幅成长406%,达新台币260亿元。宸鸿总经理孙大明表示,在客户订单需求涌现下,该公司第二季、第三季的表现将再创佳绩。而面对面界质疑该公司过度仰赖单一客户订单,孙大明则表示该公司已调整营运策略。至于保护玻璃产能不足的状况下,是否考虑与胜华、奇美电子等合作,孙大明未有正面回应,仅表示该公司与他厂在产品品质认定上存在差异,而先前宸鸿与鸿海集团的合作已告吹。外界原本认为,鸿海旗下正达与宸鸿皆为iPad与iPhone供应商,双方若共同生产强化玻璃、氧化铟锡(ITO)玻璃、ITO镀膜,将可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然在诸多因素如产线规画延宕、集团方向改变、越南电价调涨等影响下,双方合作未有明朗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