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08月16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 大到村里办公场所的投入,小到蓄水堰塘的修建,从数千元的进账到上百元的支出,村民只需点击触摸屏,就会清楚了解到“三资”的有关信息。记者昨日从双流县纪委获悉,继在全县6个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行政村、社区,开始农村集体 “三资” (资金、资产、资源)监管新模式试点后,又在全省率先启动了村(社区)农村集体 “三资”监管系统工程。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008/16-7490.html
“三资”清理
逐一登记造册签名确认
据双流县纪委统计,近四年来,全县受理基层群众信访案件中,涉及“三资”的案件量约31%。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当前农村集体“三资”存在家底不清、账实不符的现象。
为此,双流县在近都社区、龙港社区等6个村、社区开展“三资”监管试点工作。组成了4个“三资”清理工作组,在村组、社区自查自报的基础上,深入村社逐户进行清查核实、盘点校对,逐一登记、审核、造册,清理登记结果经村(社区)议事会、监事会、民主理财小组、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向村民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通过清产核资,6个试点村6个试点村(社区)共清理资金1567笔,涉及资金4168.83万元,清理资产234笔,金额4263.96万元。清理耕地林地水面等资源199笔,面积4167.984亩。经过清理、审核和公示后,集体“三资”每一笔账目明细都被登记造册,重要的固定资产和土地资源还附有存档照片。这些账目统一纳入农村“三资”代理数据运算中心,接受防控、监管。
在彭镇羊坪村,有14大本、1200多页的集体清理档案。登记事项不分巨细,从社区居委会办公楼到村民小组的小蓄水堰塘,从数千元的进账到几十元的支出,只要属于集体“三资”范畴就全部在清理档案中详细记录,后面还附有全村所有议事会成员代表的签名确认。
“三资”保值
委托代理全程公开
仅是清产核资、摸清家底,不足以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的良性运转、保值增值。
为切实保证农村集体“三资”规范运作,双流县依托原有镇(街道)代理会计核算中心,在试点镇(街道)成立了“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接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委托,具体指导、监督村级资金使用、资产处置和资源发包。同时,专门制订了一套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审批流程:在确保“三资”所有权、使用权和受益权不变的原则下,要求对资金的预算、支出,资产的新增、处置,资源的出让、租赁等必须严格按照“村社制定方案-代理中心审查批复-村民会议表决-两委组织实施-代理中心代理核算-全程公开公示”的程序进行操作。
这一系列举措的运行,带来了可喜变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更加透明,群众对村级“三资”的使用走向、家底状况更加明白。
“三资”动态
点击触摸屏随时查询
据了解,在“三资”监管过程中,试点镇(街道)始终坚持三大监管体系并行的原则。充分利用和发挥村民民主自治自控体系,专业会计机构业务内控卫星通信,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监管部门的外控体系,通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软件以及“和谐三农”综合信息公示平台,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形成自控体系、内控体系、外控体系组成的相互支撑、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大监管系统。
为了让村民随时掌握“三资”动态,双流县还开发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软件和涉农阳光公示平台,通过“系统提醒、信息报告、手机短信”等方式,提醒相关部门即时查询“三资”有关状况,村民也可以随时在村委会办公地系统终端的触摸屏、LED显示屏查询支农惠农政策、“三资”公示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