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22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 微软新作业系统Windows 7上市点燃触控热潮。国内中小尺吋模组代工厂--中日新(8266)、全台晶像(3038)也在今年以偏光板贴附、软性电路板bonding等等製程技术,跨入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模组代工领域。其中,全台的触控面板模组已于今年7月份开始出货,带动今年第三季营收达7亿元,季增26%,并已在9月份达单月转亏为盈。中日新也在今年接获中小尺寸模组和触控面板模组之新客户订单,预计今年11月份正式量产出货后,将在明年展现较明显的效益。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touchscreen/news/dynamic/200910/22-3482.html
全台今年9月份营收回升到2.73亿元,月增15.5%,年减7.1%。累计今年1-9月份营收19.52亿元,年减30.1%。其中,今年第三季营收7.02亿元,较上季成长25%。全台表示,今年以来持续进行生产线和产品组合调整,新跨入的触控面板模组产品,已于今年7月份开始出货。随著触控面板模组持续放量出货,继今年8-9月份持续回升,预估10月份营收还有机会走扬。
损益方面,全台今年上半年因产能利用率偏低,每股税后亏损达1.06元。不过,由于第三季整体产能利用率回升,新推出的触控面板模组也逐步放量成长,全台初估,9月份已转亏为盈。第四季业绩表现若符合预期,损益方面可望持续好转。
不过,全台指出,初期触控面板模组产品之主要应用市场,以数位相框市场为主,今年第三季触控面板模组的营收佔比,已由上半年的5%,提升到10%左右。接下来目标是中国大陆的智慧型手机应用市场,预估将在本月开始出货。至于何时正式跨入NB/PC触控应用市场,还要看业务推展情况。
产能配置方面,目前全台共有台湾高雄厂和中国东莞厂2个生产基地。其中,前段玻璃面板製程都在高雄厂完成,后段模组组装製程则在东莞厂进行。全台已于今年上半年增购金属溅镀、金属镀膜等等设备,把部分原有的生产设备,修改成触控面板生产线。
中日新今年上半年营运也低迷,但下半年逐步出现转机,明年可望展现更显著的效益。主因是中日新今年上半年积极筹备吴江新厂之建置,而新接获的台系面板及触控面板模组客户,以及日系中小尺寸面板模组客户之订单,都预计将在今年第四季开始出货。
中日新表示,吴江新厂已于今年第三季底导入量产,目前新产品都还在认证阶段,尤其大厂的认证时间较长。顺利的话,预期应可在今年11月份开始量产出货,届时将为营运增添动能。不过由于11-12月也已进入存货调节期,因此预期来自新客户触控面板模组和中小尺寸面板模组的效益,要到明年才会加速显现。
中日新今年9月份营收2.1亿元,较上月增16.3%,累计今年1-9月份营收10.7亿元,年减幅度也达71.4%,其中,今年第三季合併营收5.51亿元,较上季大增67%。主要是受到传统旺季升温带动产能利用率回升到95%所致。但今年上半年因产能利用率偏低,每股税后亏损也达1.4元。中日新表示,第三季还是亏损,但单季亏损已经缩小。预估第四季损益情况还会持续转佳,惟全年来看,今年应该是亏损。明年首季就有机会转亏为盈。
产能方面,目前中日新旗下共有3个生产基地。位于台湾高雄楠梓厂目前只剩下4条生产线,但未来触控面板模组订单都计划将在楠梓厂生产,因此接下来可能视触控面板模组订单情况,评估扩充相关生产设备。近期完工投产的吴江厂目前已有10生产线,预计10月份还会完成2条、今年底将达15条生产线之建置。珠海厂目前则有13-14条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