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06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劲胜智能“员工休假门”调查:东莞制造龙头转型阵痛。东南沿海,分布着一个个“制造业重镇”。过去数十年,自全国各地的劳动者,为了“生计”,勾勒出“中国制造”一块块拼图。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material/news/dynamic/2018/1206/52359.html

    选择东莞和台州作为传统制造企业的“转型”观察,亦属偶然。先是劲胜智能“员工放假门”消息在机构业务交流圈被疯转,其后又有投行圈人士来电,聊起台州首只“纾困概念股” 水晶光电(10.090, -0.31, -2.98%)有什么详细内情。

    事有巧合,我的一位台州三门的师兄,创业,厂址就选在了东莞的长安镇。

    这两个城市或因为独特的区位,或因为开化的民智,也或者因为其他机缘,总之,成为了中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窗口。而因为宏观经济变迁,国际经贸格局转变,技术迭代跨越式演进,两个城市又被推进“转型”新考场。

    没有一刻,比现在,我们更期待他们的继续繁荣。(李新江)

    导读

    在东莞市的长安镇,坐落着数以万计的传统制造企业,这里有一张被广泛知晓的名片——中国制造业重镇。

    恰好三年前,劲胜精密(劲胜智能曾用名)收购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创世纪”)尘埃落定,公司股价触及上市以来最高峰的48.66元,总市值突破173亿元。

    那一刻,或许是劲胜精密自IPO之后,在资本市场最“荣光”的时刻。

    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三年后的今天,劲胜智能总市值仅剩不到39亿元。

    坐落于民营制造业重镇的广东东莞,劲胜智能八年变迁背后,似乎更像部分区域制造业转型的一个缩影。

    11月26日,一则 “经营遇到重大困难,给部分员工放假五个月的告知函”,犹如一声惊雷,将这家老牌制造企业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几经媒体发酵,风波渐起,事实却越发模糊。

    11月28日,当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赶往上市公司总部所在地时,却是另一番景象——招聘横幅和展板遍布了工厂大门、围墙和员工宿舍楼,“东莞之内,错过劲胜,再无高薪”等标语随处可见。电子屏幕上,轮番滚动着红色大字:“欢迎全体员工推荐男女作业员来公司。”

    这一吊诡的反差,似乎昭示着,劲胜精密背后有不一般的故事。

    探访“裁员”虚实

    11月28日,当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到达劲胜智能总部园区时,大门一侧“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的烫金大字还未褪去。

    正午12时许,劲胜智能D区工厂正值休息时间,只能看见少数几个身着蓝色外套的一线员工在厂房外面走动。

    安静的厂房外招聘信息随处可见。记者刚到大楼门口前,还未开口说话,厅内的保安便将记者误认为前来应聘的人员,右手往后一指,开口对记者说:“招聘室在前面,你去那里。”

    “用工荒”一直是珠三角传统制造企业的“沉疴”,略显尴尬,本报记者采访的目的却是“裁员门”。

    那份在两天前引发资本市场关注的函件显示:因公司目前经营遇到重大困境,部分业务停产,经公司研究决定安排一部分岗位的人员于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期间放假。

    虽然劲胜智能随后确认了“员工放假”的真实性,表示是公司正在推动业务结构调整、缩减经营成本,对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业务部分人力进行精简,涉及停工放假处理的合计有18名员工;但亦强调,文件提到的“经营遇到重大困境”并不属实,是公司人力资源部相关人员工作失误所致,表述严重失当。

    短短数笔,是不是全部的真相?

    距离上角区的劲胜智能总部十公里,坐落在长安镇锦厦社区锦隆路1号的锦厦厂区,答案呼之欲出。

    11月28日,当记者踏入锦厦车间时,这里已经是一幅“人前冷落鞍马稀”的景象。厂区内堆积着一箱箱打包好的纸盒,但摆放并不齐整,周围还散布大量的废纸和易拉罐。

    门口的栏杆处上,身着灰色工作服的管理层员工正坐着闲谈,他们即将同锦厦厂房一起,被“遗弃”在劲胜智能不断向前的历史画卷中。

    记者走上前去,一名员工告诉记者,自己在不久前经历了与人力资源同事的“劝退”谈话。

    该员工是平谦工厂的一名副经理,二月份入职,他告诉记者,随着公司金属结构业务的不断调整,他们这批管理层员工将“主动”离职的局面。

    “一线作业的员工没受影响,处理的主要是我们这批管理岗。前两天人力已经和我们摊牌了,公司现在要调整业务,留着也发工资,但是不多,建议我主动办理离职手续,公司会给我一个月的薪水作为补贴,马上就要签协议了。”副经理说道。

    据其透露,在他之前,公司已经有一波员工“主动”递交了“离职申请”。而他所在的制造一处,还有六十余名经理级别管理层面临“主动”离职的局面。此前被爆休假的18名项目部员工,也与这场轰动的业务调整潮有关。

    “公司就是这个情况,耗着也不是办法,我一个在劲胜工作了五年的朋友,不久前也走了。” 至于公司其他一线的作业员,已经被调往其他工厂内部消化。

    转型“并发症”?

    在东莞市的长安镇,坐落着数以万计的传统制造企业,这里有一张被广泛知晓的名片——中国制造业重镇。

    劲胜智能是其中一员,东莞第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名号,却赋予了它不一样的地位。

    2010年5月20日,彼时的劲胜精密的精密结构件制造企业初登创业板,其生产的手机外壳、MP3/MP4塑胶外壳、精密模具等产品,客户群包括三星、海尔、联想、英华达、飞利浦、华为等大型集团。

    通过在资本市场的一系列对外投资、并购重组等运作,劲胜精密逐步拓展为集塑胶、粉末冶金、金属精密结构件和精密模具等于一体的精密结构件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商,并开拓了数控机床等高端装备产品、智能制造服务业务版图。

    从营收只有9亿元,扩张至营收超过60亿的制造业集团,这是劲胜智能最得意的成绩。

    无论是劲胜智能“裁员风波”,抑或记者眼前锦厦厂区的萧条景象,则都引出另一个故事:传统制造企业的转型。这个转型无论出于本意,还是缘由被动,但“难动”似乎才是主题。

    11月28日,劲胜智能董秘周洪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公司正在调整的业务是金属结构件业务,由于常年亏损,上市公司欲剥离相关业务。但原有的塑胶业务、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服务业务还在稳定经营中。

    “你来的路上也看到了,公司并没有停产停工,经营一切正常,现在塑胶件业务还在上市公司内部,正在积极备货,近期也在招人。”周洪敏说道。

    根据记者走访了解,锦厦厂区是劲胜智能生产金属结构件的诸多分厂之一,与两公里远的平谦厂区、新民阳极厂区共同构成了劲胜精密制造一处,主要生产电脑、手机等消费电子的金属外壳。

    随着消费电子行业的日渐低迷,5G到来压缩金属手机外壳发展空间。劲胜智能2018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了91.40%,其中精密结构件业务订单不及预期,出现较大亏损。

    今年10月中旬,劲胜智能锦厦车间传来即将搬往江苏常州的消息,突如其来的搬迁通知,让厂区内的员工措手不及。

    事实上,早在8月28日上市公司发布的《业务整合计划》中,就能窥见本次搬迁的征兆。计划指出公司从事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业务的6家子公司将被注入全资子公司劲胜精密电子进行业务整合,而还有部分金属精密结构件相关的资产将对外投资。

    劲胜智能拟以金属精密结构件业务的固定资产出资,同铕德电子、东山精密(12.140, -1.24, -9.27%)合作建厂,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经开区建设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项目。

    周洪敏向记者解释称,这几年,结构件业务表现一直亏损。今年公司的战略调整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一些相关金属件的资产要往常州投资,所以会有搬迁动作。

    “停工的项目部员工并不属于一线员工,确实存在一定的人员富余,但是公司经营稳定,其实公司是希望员工能够随厂房一起迁至江苏,但是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员工出于自身考虑,另有打算,所以造成了人员变动。”周洪敏说道。

    激进扩张后遗症

    令人唏嘘,让劲胜智能“避之不及”的金属精密结构件业务,曾是推动上市公司业绩大涨的“香饽饽”。

    这是一波令行业里难以忘怀的“红利”争夺战,如今看来别有唏嘘。

    处于智能手机爆发潮中,手机结构件材质逐渐由塑胶向金属转化,彼时,位于深圳的长盈精密(8.380, -0.30, -3.46%)(300115.SZ)率先赚得“盆满钵满”。

    为了尽快切入金属结构件市场,2013年,劲胜精密开始了“大跃进”式扩张。其先是在当年8月正式投产消费电子产品金属精密结构件项目,2014年年底公司再度抛出定增方案,拟募投项目“消费电子产品金属CNC精密结构件扩建项目”,总投资5.03亿元;在定增实施前,劲胜精密还曾3次追加资金进行扩产……

    2016年劲胜智能业绩大增127.94%,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业务带来营业收入37.00亿元,其中金属精密结构件业务营业收入13.01亿元。

    正是在这期间,劲胜智能也相继开拓了镁铝合金精密结构件业务、粉末冶金业务、天线业务等,并完成了对深圳创世纪的收购,参股艾普工华快速切入国产系统软件行业……

    到2017年,劲胜智能实现归母净利润4.61亿元,同比再度增长250.57%。

    但扩张还有另一面。从2014年起,上市公司经营现金流就已经为负值,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余额从8.48亿元增长至2018年三季度末的19.8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从21.32%增长至47.76%。

    基于此,故事在“意想不到”的时候,突然转换了方向。

    随着宏观经济下行、金融政策生变、消费电子行业持续低迷以及5G的到来导致金属外壳发展前景受限,劲胜智能在2018年遭遇了业绩滑铁卢。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数据显示,从一季度开始,劲胜智能业绩逐季下降,一季报、中报和三季报净利润同比下滑95.16%、91.40%和124.35%。

    实际上,在2017年,上市公司业绩,已经依靠并购标的创世纪公司一己之力撑起。

    潜藏在激进扩张背后的资金风险也逐渐暴露,劲胜智能旗下15家主要子、孙公司中,仅有5家盈利。

    “我们的结构件业务,面对的大型客户都有比较固定的账期,比如华为、三星等,因为他们的议价能力比较强,但是这些客户都比较稳定,所以应收账款并不存在风险。另外高端装备业务,应收账款的形成是设备销售模式决定的,机器要先交付给客户,然后在验收的过程中逐步完成支付。”周洪敏说道。

    这的确是现金流紧张的直接诱因。但也暴露出,“劳动密集”、“重资产”属性制造企业在面临人力成本、租赁成本、融资成本巨变时,会异常脆弱。

    冉冉升起的希望?

    嗅到了危机的劲胜智能,开始了大刀阔斧的业务调整。

    2017年以来,劲胜智能相继转让了三家华晶MIM、华清光学、创智自动化等公司的控股权,注销了华杰通讯、东莞奥科、华晟电子、东莞创聚等多家子、孙公司,而这些企业无一例外都面临了亏损局面。

    根据劲胜智能证券代表陈文娟提供的信息显示,劲胜智能的经营计划是“对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业务进行整合压缩”、“重点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和智能制造服务业务”。

    在这一业务结构调整背后,其2015年收购的深圳创世纪成了公司摆脱困境的主要希望。

    11月29日,记者来到了创世纪位于深圳宝安的二厂,占地六万多平米的厂房内,近千名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生产新的设备,临近年底,创世纪又接到了不少客户大订单。

    由于厂房空间无法满足超额订单的进度,新生产的十余台玻璃精雕机暂时停放在工厂大楼外的空地里,静待交货。

    而在1.6公里外的深圳创世纪总部大楼,还有近四百名研发工作者按照客户的要求,紧锣密鼓地筹备着新生产工艺和方案。这里生产的玻璃精雕机、3D热弯机和龙门加工机等机器装备将运往富士康、比亚迪(55.350, -2.58, -4.45%)、长盈精密等各大制造厂,用于消费电子设备、新能源汽车以及航天设备等产品的生产。

    据深圳创世纪公司内部职工介绍,公司合计研发人员占比超过20%,每年投入到研发中的规模也颇为可观。近期,公司打算赴苏州建厂,以更方便满足华东地区客户的生产需要。

    这与周洪敏的说法相互印证:“公司日前正面临业务大幅调整,当务之急是先剥离亏损业务,未来高端装备制造将是公司业务推进的主力军。”

    深圳创世纪确实曾有不一般的成绩。

    2015年至2017年,深圳创世纪不仅一举超额完成业绩承诺,2018年上半年,创世纪还实现营业收入11.94亿元,占上市公司总营收比例超过1/3,实现净利润累计2.67亿元,撑起了同期业绩仅为2603.68万元的劲胜智能。

    但根据公司半年报显示,尽管今年上半年创世纪仍实现了2.67亿元净利润,但是相比去年同期3.29亿元的净利润仍然下滑了近三成。第三季度,劲胜智能更是罕见出现亏损1.28亿元,公司在报告中指出,主要原因是精密结构件业务出现较大幅度的亏损。

    根据本报记者了解,深圳创世纪高毛利率的核心产品钻铣加工中心机在第三季度的销售额环比第二季度出现大幅下降;同时,玻璃机、高光机正处于爬坡上量阶段,新产品龙门加工机、立式加工机、高速模具机、车床、卧式加工机、五轴机等处于研发阶段……

    但在周洪敏表示,这只是短期的阵痛,公司的高端装备业务长期前景可观,公司在努力地开拓海外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5月,劲胜智能大股东劲辉国际及董事长王九全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长职务,原深圳创世纪公司董事长夏军接棒董事长职位。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