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02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   2016年12月1日京东方对外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和客户需求,合肥京东方拟通过自有资金投资58亿元,对刚刚宣布封顶的合肥京东方10.5代线追加部分工艺设备,在设计产能每月9万片的玻璃基板投入的基础上再扩充产能每月3万片。扩产后合肥京东方这条10.5代的总产能将达到12万片。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material/news/dynamic/2016/1202/44856.html

58亿再扩产 京东方10.5代线月产能飚至12万片

    京东方表示,随着全球资本不断聚集和技术不断进步,半导体显示产业对一个国家和地区技术、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电子信息领域继半导体后又一个年产值超过千亿美元的产业。

    京东方认为,自2014年起,全球液晶面板行业出货面积年均复合率稳步增长,预计2020年出货面积达2.26亿平米,其中液晶电视面板约占7成,且液晶电视平均尺寸每年超过1英寸的速度在增长。

    合肥京东方的10.5代线主要生产65英寸及以上产品,应对三五年后5G爆发起来的中国市场高清电视换机需求,目前这个市场的供货主力为LGD和群创及被鸿海收编的夏普。

    随着这个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为国际一线品牌代工服务的华星光电和京东方都在积极部署这部分的产能。除合肥京东方这条产能已经扩充到12万片月投片量的产线外,华星光电也刚刚动土兴建了一条月投片量高达14万片11代线。

    而京东方和华星光电原有的电视面板产能就有很大一部分被三星所包销,华星光电原有的产线都有三星的投资注入共同运营。华星此次新建的11代线也同样有三星的投资加盟,其中部分产能规划,也是为三星后续的大尺寸量子点高端电视提供了面板产能保障。

    高清电视、电影的整套技术虽然很多都是由日本厂商主宰,但是市场推广落地过程中受制于各地政府的政策及网络环境影响,以及对日本电视企业对液晶显示效果十分诟病的结果,让日本的面板企业并没有享受到上一电视面板周期所带来的市场红利,反而因为投入不足、运营成本不经济被日本电视行业所淘汰。

    等到日本的高清技术在电影上完成突破后,再回到电视领域时,日本的电视企业仍然没有找到比液晶面板更经济的显示技术解决方案,反而韩国、台湾的面板与驱动芯片厂商以更经济的液晶显示技术,结合其PC上的用户观影习惯培养,整合出一个庞大的液晶电视市场,把日本企业所追求更好显示效果的CRT技术、投影技术及等离子技术给完全挤出了电视市场。

    尽管高端的电视整机市场,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日本的品牌企业在供货,但这些品牌的核心优势已经集中在影音处理、视频优化的主机板卡上,其面板部分绝大部分都已经由韩国、台湾和大陆的面板企业所提供。

    而且随着互联网电视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电视内容都快速PC化,液晶电视的观影体验也基本上把标准降低到PC和智能手机同等的要求,让新兴市场对液晶电视的需求出现大幅增长,从而拉动了所有液晶面板企业在上一面板周期内大幅度扩充产能。

    并且随着市场规模和产能的不断增长,液晶面板和液晶电视的成本也急剧下降。这样不但拉开了液晶显示技术与其它显示技术间的成本差距,也把越来越多的行业资源给倾占,导致其它显示效果更好的显示技术落入即没有市场,也没有资源投入的尴尬境地。

    而且随着液晶面板显示分辨率提升,量子点技术对光学系统的改进,液晶显示技术也开始拉近与其它显示技术间的差距,往真正的影院效果靠近。未来这种基于PC技术的网络存储与传输内容,主流格式依然会是按照液晶显示技术来优化。

    因此,除非5G网络真正普及后,更新的显示技术得到快速的成熟与推广,否则液晶显示技术以及在其基础上升级后的OLED显示技术,在接下来的五到十年内的电视市场上,其霸主地位仍然难以被其它技术替代。

    而中国不但是消费市场大国,同时也是制造业大国,在这一波信息交互升级过程中,中国完全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市场规模与应用体系,不断降低液晶电视行业的制造成本,消化掉全球新增的液晶面板产能。

    利于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同时液晶面板行业也在未来十年,被作为引导和支撑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升级换代的核心产业,不仅可为企业带来较好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京东方积极扩产大尺寸高清液晶面板产能,对支撑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做大做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