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01月20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     如果说2013年,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触摸屏应用是市场正式爆发的一年,那么2014年,则是触控显示领域变化最大的一年。在这一年里,GFF的市场份额冲顶后开始回缩,OGS表面上因为小米、魅族风光无限,但生产OGS的主力企业胜华却倒在最后一公里上,On-Cell由于良率与服务原因并没有如期火爆,而In-Cell却逐渐入主高端市场。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变幻莫测的客户需求,在智能终端领域,到底有没有所谓的主流技术?谁又是主流技术?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material/news/dynamic/2015/0120/33933.html

      “触控技术谁主沉浮”,可能稍显沉重,其实不管是外挂式还是内嵌式技术,都应该百花齐放。技术没有优劣之分,最终取决于市场,总会走出它自己的那条路。In-Cell可能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但也有可能是合作伙伴。

      在此之前听说敦泰2015年SuperIn-Cell可实现量产,目前In-Cell的市场占有量如何?据悉In-Cell的量大概是两亿多片,Apple占掉了大部分。至于说In-Cell开始放量的时间点,最快应该在明年下半年。

      那么作为液晶模组厂,华映科技如何看待内嵌式触控技术?On-Cell、In-Cell的成本完全取决于良率,良率又取决于你是用怎样的方式去做,每一家面板厂会根据它的制程差异、设备差异,来选择一个他认为最合适的一个制造方式。我不能代表所有的面板厂,我只能说,华映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客户,因为不管是什么技术,不可能曲高和寡。其实不管是外挂式还是内嵌式的sensor,取决于在客户端有没有整体性价比。

      在2013年OGS会议上曾经提出一个观点,认为OGS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因为我说前面有GF,后面有In/On-Cell在追。作为触摸屏未来的发展趋势,还是在车载和工控。In/On-Cell为什么能够如此大踏步前进,而且接下来他的性价比一定会快速进步。

      In-Cell永远不可能主导触控产业。In-Cell适合苹果,适合三星,因为这些企业同一款手机每月出货量就能达到千万台,那么JDI的产品一致性和产品质量都能做到很高,成本自然也就能够降下来。但是如果客户要求一个型号30K,另一个型号50K,要做定制化需求,满足中小厂商产能,如果接单,那就要承担良率不稳定的风险,成本自然升高,到那时,In-Cell还有没有竞争优势很难说。

      移动时代,大量年轻人在不断追求时尚,追求变化,这给GF、OGS等所有外挂式产品一次巨大的机会,所以我认为,在In-Cell来的时候,大家没有必要惊慌失措,要理性对待。你做你的In-Cell,我做我的外挂式,不管是GF还是OGS,都是随着技术发展在不断成熟和完善。技术不断发展,碳纳米管也可以做In-Cell,明年碳纳米管可能将爆发,也可能还会有我们现在想象不到的新的技术涌现。所以切记,绝对不能埋头走路,要把技术创新作为一个大事来做好。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