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01月13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      与其他传统产业相比,集成电路产业的全球性特征更为突出。随着全球IC产业向中国大陆地区转移的热潮不减,“在中国大陆市场成功意味着在全球市场成功”已成为IC业者的共识。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material/news/dynamic/2015/0113/33812.html

 
       天然的地缘优势以及两岸IC产业的互补性为两岸IC合作缔造了良性的发展平台,正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中国大陆是电子产品全球出货量最大的地区之一,电子企业具备产品定义及规格确定的能力,巨大的应用市场带动了IC设计、制造、封装产业链环节的迅速崛起,投资软硬件环境在逐步完善;而中国台湾电子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不管是电子终端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还是IC产业链的建设都已形成非常完整的体系,尤其在IC制造服务领域,中国台湾地区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通过将双方的设计公司、系统公司、芯片制造和设计平台加以整合,不仅可缔造无穷的合作机会,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亦会带来“冲击波”式的“裂变”效应。
 
       有一组数据显示了两岸合作的潜力:我国台湾公司2006年在大陆投资总额已超过1000亿美元,而IC业占据其中重要席位。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报告指出,大陆客户占台湾IC设计业者所有客户的比例已突破半数,显见台湾IC业者对大陆的依存度逐渐提高。
 
       如今,台湾地区越来越多的半导体制造和设计企业向大陆转移,台湾地区半导体厂商与大陆厂商合作的步伐在继续深入和加快。在通信、消费电子、数字电视等热门市场应用领域,都不乏台湾厂商活跃的身影;在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各个环节,台湾厂商都在发挥几十年积淀的专业特长,提升了大陆IC产业链水平分工模式价值。而他们在大陆市场上的表现也令人瞩目:联发科在手机芯片市场发起新一轮的洗牌,成为业界翘楚;台积电2004年落户上海,对于大陆IC制造力水准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继制造业老大台积电之后,封装业“大哥”日月光也来了,其他的企业也或快或慢投向大陆IC业市场的“怀抱”。
 
       如今中国大陆强调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这为两岸企业加深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有专家指出,IC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是实现两化融合的一个载体,由此带来的利好消息将体现在:设计业与整机业之间将进一步加强合作,现有生产线技术升级和改造加快;集成器件制造(IDM)模式将得到积极发展,新一代芯片生产线建设进一步加快;封装测试业的技术升级加快,产品、产业结构将得到积极调整,SIP(系统级封装)、BGA(球栅阵列封装)、CSP(芯片规模封装)等先进封装技术得到重点发展;以部分关键设备、基础材料为突破口的IC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两化融合将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带来全新的“杀手级”应用市场。集成电路产品的开发将不再局限于电子整机应用系统,而是放眼于应用系统的大市场,涵盖汽车、机械、电力、医疗、化工等各个领域。这些领域都是两化融合的体现对象和载体,而集成电路正是信息化的核心硬件基础。这为台湾IC产业开疆拓土,进行产业再升级提供了一个新机会。同时,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半导体企业合作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合作层面进一步拓宽,也将激发新一轮的市场竞合态势。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于天地,不竭于江河”。企业经营要学会借势,这是事半功倍的事。如何借势?一是借外势,二是借内势。外势就是时下中国大陆的“两化融合”热潮,内势就是台湾IC业擅长的低成本优势和一站式服务等。目前国外IC业在中国大陆市场风头犹劲,台湾IC业和大陆IC业应善用现有优势及资源,尽快厘清核心竞争力及市场导向,并以“价值导向”代替以往的“成本导向”,且大幅提升研发经费,持续寻求扩张合作的机会,以全新姿态应对全球IC市场的需求与竞争。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