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03月31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高级分析师Finlay Colville近期撰文,评论欧瑞康转让光伏设备业务,以及薄膜太阳能技术的前景。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material/news/dynamic/2012/0331/14795.html

  自从2006年欧瑞康以非晶硅薄膜整线设备厂商身份进入市场以来,光伏行业的设备供应已经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虽然该公司并非仅仅提供整线设备,其业绩是否成功最终取决于市场对非晶硅/微晶硅双结薄膜技术的接受程度,早期参与者的市场影响力,还有最重要的是后续的整线设备订单。

  与应用材料相似,欧瑞康最初的订单来自欧洲在2006到2009年期间对薄膜技术的投资,尤其受益于新进入非晶硅薄膜市场的Inventux, HelioSphera, Gadir和Pramac等。一批亚太区域的客户紧随其后,具有代表性的是天威、正泰和宇通。

  在2008年中期,欧瑞康的未完成订单金额达到了惊人的6亿7千6百万美金,前景非常乐观。事实上,加上应用材料和爱发科在同一时期的薄膜设备订单,所有非晶硅整线设备的未完成订单金额超过了15亿美金。

  然而,虽然非晶硅薄膜厂商努力扩大市场份额,其组件效率依然低于10%,而制造成本的下降也落后于亚太地区积极扩产的晶硅组件厂商,给此类技术的前景蒙上了阴影。许多非晶硅厂商的产能利用率低于收支平衡的状态,针对薄膜产能的新投资枯竭,所有薄膜厂商都不得不调整策略来和占有优势的中国晶硅组件竞争。

  当应用材料和爱发科从非晶硅设备业务的市场退出或收缩的时候,欧瑞康的反应是重新设计整线设备技术。设计目标基于First Solar的效率和成本路线图,而不一定是一线晶硅行业领先者的水平。新技术的资本支出、生产能力、转换效率、运营成本都显着地降低,并最终推出了ThinFab生产线。事实上,欧瑞康变相成为了他们现有客户的市场代言人,但只有少数几个同行可以一起说服整个光伏产业。

  到现在,针对非晶硅薄膜产能的投资已经下降到非常低的水平,新进市场的投资可能来自于中国或者夏普的3Sun,但他们对薄膜设备的偏好不利于来自欧洲的欧瑞康。周星和铂阳精工也进入非晶硅薄膜整线设备市场,在变化很大的供应链管理环境中对欧瑞康形成了新的威胁。汉能公布了对铂阳精工超过60亿美金的投资计划,并使用中国生产的整线设备在中国各地大规模建厂。显然,新兴力量正在主导非晶硅薄膜市场的设备开支。

  欧瑞康过去在中国成功开发了一些新客户,但是在现在看来新进薄膜厂商和领先晶硅厂商的差距已非常显着。在2010和2011年,其新增订单量非常起伏不定,而整个光伏行业已经面临着行业的过度设备开支,并最终导致了一个严重的长期低迷时期。

  转让其在光伏领域的业务对于欧瑞康来说不是个困难的决定。许多其他光伏设备供应商由于没有光伏以外的市场,都在等待光伏产能扩张重现。

  尽管薄膜整线设备厂商目前处在一个严峻的低迷时期,但是他们并不孤独。在2012年所有光伏设备厂商的新增订单都显着减少,而在2013年也只有一部分设备厂商会因为一线客户的扩产计划而温和反弹。现在根据过去12到18个月的情况来下结论说哪种光伏技术会没落还为时太早,尤其是自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有长足发展,并积累了超过二十年的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和经验的非晶硅薄膜技术。

  光伏设备季度报告为光伏设备厂商驾驭上述挑战提供直至2015年的讯息,包括识别目标客户或竞争对手,了解市场设备收入(细分到关键工艺设备水平),各个光伏制造商每季度的精确扩产时间表。

  光伏设备季度报告囊括了完整的产能产量数据库,合并了Solarbuzz专有的包括超过380个晶体硅电池和薄膜面板制造商的行业讯息,以及一份关于技术广泛分析和设备支出趋势的幻灯片。所有的数据和分析每季度都在更新,包括了超过640个工厂的1300个产能扩张阶段的最新季度扩张和支出活动。同时分析和预测了未来12个月内的领先光伏设备厂商的成绩,包括光伏类设备的收益,出售合同和存货。

  光伏产业十二五规划将支持薄膜电池

  《"十二五"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将出台。据了解,在《规划》征求意见稿中,一度处于尴尬地位的薄膜电池得到了空前的重视。

  而与《规划》提出要重视发展薄膜电池相呼应,6月15日,汉能控股集团在成都市双流县的一期硅基薄膜电池生产基地建成投产,成为目前全球产量最高的薄膜电池生产线。这或许是我国薄膜电池产业重获生机的一个前奏。

  优势何在

  太阳能发电分为晶硅电池技术和薄膜电池技术。近年来,我国光伏太阳能行业迅猛发展,而同为太阳能发电载体的薄膜电池,同光伏电池相比较却发展缓慢。为什么薄膜电池没有得到重视?

  "主要是因为晶硅电池技术门槛较低, 技术也最成熟,同时电池转换效率高。" 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告诉记者,"但是,为将硅材料制成适用于电池的硅片,需要消耗相当多的电能。"据专家测算,在我国中等光照条件的地区,安装一个1兆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量约为120万千瓦时;而1兆瓦的晶硅电池,在生产过程中耗电300万千瓦时以上,也就是说,需要3年的时间,方可平衡其自身的耗电量。而薄膜电池在制作过程中耗能较小, 电池投入发电后,一年半的电量就可以弥补制作时消耗的能量。

  晶硅电池在生产过程中的高耗能、高污染的问题也非常突出。目前,我国多晶硅生产的主要工艺是改良西门子法,虽然在传统西门子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能够回收利用大量的副产物,但每生产1个单位的多晶硅产品就会产生10多个单位的有毒有害的副产品四氯化硅废液,这种工业废弃物会给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破坏。处理四氯化硅需要安装相关回收设备,但是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做到。据南昌大学光伏学院院长周浪教授介绍,目前国内大部分多晶硅企业实现了清洁化生产,但也有一部分企业尚未掌握四氯化硅的回收技术,估计这一比例在10%左右。今年4月,600吨四氯化硅废液通过湖北钟祥城市排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导致污水处理厂的生物菌种全部死亡、设备严重受损,污水处理厂因此瘫痪两个多月。

  "而薄膜电池在环保方面大大超过晶硅电池。" 据李河君介绍,与晶硅电池相比,薄膜电池可以降低97%的硅原料使用,这在根源上使得薄膜电池更加环保、绿色,同时对硅原料的依赖降低,使得其制造成本也远低于晶硅电池。以玻璃、不锈钢及特种塑料为衬底的薄膜电池, 还可以根据要求做成柔性电池,进一步拓宽了应用场合。

  基于薄膜电池具有的特点,其可以广泛应用于远程监控通讯、野外供电等领域;也由于使用塑料等质轻柔软的材料为基板,薄膜电池还用于手表、计算器、窗帘甚至服装上。不远的将来,当你外出郊游或是办公时,将随身携带的薄膜电池板铺放在任何能被光线照射到的地方,就可以对手机、电脑等设备供电。

  另外,薄膜电池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性能更为稳定。相关测验表明,薄膜电池在50℃直射的条件下,其能效最多降低3%~5%,而晶硅电池在同等温度下能效会降低15%或更多。据专家介绍,基于薄膜电池的这种性能,若将其应用在新疆、重庆等夏天气温相对较高的地区,其作用将相当可观。

  而且,薄膜电池的弱光发电性强,对可见光的吸收比晶硅电池强,其能在广泛的环境下发电。因为薄膜电池适应各种强度的阳光,所以其性能受天气的影响较小,在早晨和傍晚时也能发电。

  那么,有诸多优势的薄膜电池为什么受到冷落呢?

  转机或许出现

  "晶硅电池转化率可达14%~16%,但成本比薄膜电池要贵30%以上;而薄膜电池虽然价格低,但转换率只有6%~8%,比晶硅电池要低得多。" 周浪告诉记者,这些年薄膜电池在技术上没有明显进步,转化率始终维持在6%~8%之间,致使薄膜电池市场无法开启,大规模生产也一直未能实现。因此,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对于薄膜电池产业的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

  据了解,目前薄膜电池在我国光伏太阳能市场的份额不足10%,在2008年、2009年资本市场曾一度追捧薄膜概念,但如今都已逐渐冷淡,很多薄膜电池生产企业严重缺乏资金,无以为继。2010年8月,无锡尚德宣布停止了在上海的薄膜电池板生产计划,转型晶硅电池,曾引发了薄膜电池界一片风声鹤唳。

  无锡尚德一位人士向记者表示,薄膜电池在中国陷入困境是因为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多晶硅售价从400美元/公斤下降到如今的50美元/公斤,直接导致晶硅电池成本大幅度下降,缩小了与薄膜电池之间的差价。而薄膜电池从2008年至今在技术和成本上都没有进步,因此,在与晶硅电池的竞争中日趋衰落。

  即将出台的《"十二五"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非晶与微晶相结合的叠层和多结薄膜电池。为了降低薄膜电池的光致衰减,《规划》鼓励企业研发5.5代以上大面积高效率硅基薄膜电池,开发柔性硅基薄膜电池。一位参与该规划制订的专家表示,上述内容主要为了推动薄膜电池产业化进程,属于雪中送炭之举,"目前薄膜电池产业在我国受到冷落,如国家不出面扶持,很可能全面覆灭。"据了解,由于很多薄膜电池生产企业转产或者停产,电站在国内薄膜电池生产厂要不到货,这些企业不仅产量低,没有库存,甚至连设备也不全。

  "只要有无锡尚德、英利这样有实力的大企业进入,振兴薄膜电池行业这个目标并非难事。"一位国有发电集团人士表示,薄膜电池并非没有发展前景,它的低成本和抵抗恶劣环境等优势非常具有竞争力,这也是全球最大薄膜电池生产商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的成功所在。据悉,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的产品平均转化率已达11.7%,而其测试电池转换率已达到17.3% "在"十二五"期间,国家能在研发、融资等方面给予薄膜电池生产商合理补贴,我国的薄膜电池市场离打开之日就不远了。"

  而由于日本大地震导致世界各国重新审视核电发展政策,也使得各国政府大幅提升了太阳能发电目标。我国在太阳能发电方面的目标也有所提升,预计到2015年,国内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目标将达到1000万千瓦,到2020年,目标至少要到5000万千瓦。按照该《规划》的要求,到2015年,单晶硅电池的产业化转换效率达到21%,多晶硅电池达到19%,而非晶硅薄膜电池要达到12%。另外,与薄膜电池相关的如《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未来5年,我国屋顶薄膜电池装机规模目标为300万千瓦,到2020年规模可达2500万千瓦,是在目前30万千瓦基础上增长80多倍,占太阳能发电中长期目标的半壁江山。

  应该说,虽然薄膜电池受限于光转换效率等技术指标上的劣势,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撼动晶硅电池的地位,但是随着国家各项扶持政策的出台和技术研发的加快,以及未来屋顶薄膜电池的大规模开建,对于长期处于光伏产业不利地位的薄膜电池行业来说,晨曦的曙光或将出现。

  薄膜电池崛起千亿市场

  即将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未来5年内屋顶太阳能装机规模目标为300万千瓦,到2020年规模可达2500万千瓦,在目前30万千瓦基础上增长80多倍,占太阳能发电中长期目标的半壁江山。

  业内分析认为,随着未来屋顶光伏电站的大规模开建,相对更适用于屋顶电站的薄膜太阳能组件市场有望迎来发展良机,而这一市场未来10年的规模或可达1000亿元以上。此前普遍不被看好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商有望进入业绩大幅增长通道。

  或迎发展良机

  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国内光伏发电装机达50万千瓦。其中应用晶硅电池组件的电站占比95%,薄膜太阳能电池仅占5%。在近两次光伏特许权招标中,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商中标比例偏低。薄膜太阳能电池在光转换效率等技术指标上的劣势使得其在国内应用的市场一直偏小。

  对此,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李胜茂对记者表示,这一现状有望因为屋顶光伏电站的大规模开建而改变。他表示,建设屋顶电站需要设备组件能更好地与建筑物结合,而薄膜太阳能由于自身的柔性和可塑性等特点能更好满足这一需求。并且,屋顶电站一般单体规模小,且偏向用户自发自用,因此对于光电转换效率的要求没有地面电站那么高。因此,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更适合在屋顶电站大面积推广应用。

  不过,也有业内专家指出,尽管从长远来看,薄膜电池有望全面替代晶硅电池,成为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晶硅电池由于在转换效率和使用寿命等核心技术指标上的优势,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占据市场主流。但李胜茂认为,除上述自然属性优势外,薄膜电池平均造价比晶硅电池低,且由于不同于晶硅电池会因为硅片材料的市场波动而引起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薄膜电池产业链短,且上游原材料市场稳定,项目投资收益比较稳定。

  千亿级市场启动

  李胜茂表示,从目前来看,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已渐渐成为未来政策上的鼓励重点。因此,屋顶光伏规模的大幅扩容将有望享受长期的政策优惠。经中投顾问测算,如果以5元/瓦的薄膜电池基础成本测算,2500万屋顶电站装机规模,将有望带动1000-1300亿元的薄膜电池市场崛起。这一数字比业界此前预期的800亿元进一步提高。

  而市场的规模化启动也有望带动薄膜电池度电成本的快速降低。中证证券研究中心研究员季巍认为,薄膜电池发电的成本理论极限在0.6元/度,而晶硅电池发电成本极限在0.9元/度左右。一旦光伏屋顶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大规模启动,将使得薄膜电池厂家投入更多的研发以改善生产工艺,度电成本也将由此快速下降,进而形成超过晶硅电池的电价竞争力。

  目前,国内众多厂商已看准市场趋势,在发展薄膜太阳能技术上跃跃欲试。综合各券商分析报告,工业电池龙头企业风帆股份的聚酯薄膜已投入量产,有望填补国产光伏级薄膜的市场空白。

  李胜茂表示,市场大规模开启下,这些"先尝螃蟹"者有望率先受益。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