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面板“巨头”京东方:钢丝上的舞者
作者:Touchscreen时间:2013-12-23 来源:OFweek 半导体照明网
北京时间12月23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亏损、产能过剩、替代危机,基于对自身战略的自信和对市场的前瞻性把握,这些问题王东升都能轻松化解。只有在谈起资金问题的时候,他没那么轻松了。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focus/2013/1223/27122.html
“三星有韩国KTB给他投资,持有15年。”说起韩国对手的资金来源,王东升的语气里不无羡慕。上世纪70年代,韩国政府为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金融难题,决定设立VC风险投资机构,以带动中小企业及高科技产业的发展,KTB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1981年,由世界银行和韩国政府联合成立了KTB。
而京东方为了扩建生产线寻找资金的道路比较坎坷。最初的设想是到香港上市募集资金建设第一条5代线,上市计划因意外破灭后,京东方只好转求银行贷款,与9家银行组成的银团签订了7.4亿美元的贷款,北京市政府通过市国资委下属的北京市工业投资公司借款28亿元,建设5代线90%的资金都是借来的。事后证明这种靠大量贷款投资驱动的模式风险是很大的。
因为市场和产品价格下滑,京东方2005年亏损,公司现金流陷入窘境。2006年,无奈之下,京东方转而向资本市场再融资,通过非公开发行A股来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那时我们就跟北京市政府商量,让他们把债务转成股份。”王东升说,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京东方度过难关,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回收这笔资金。后来北京市政府同意了这个“债转股”方案。
受银行贷款融资压力和“债转股”模式的启发,京东方之后也摸索了一条融资新出路:即向政府或特定的战略投资者增发股票以获得足够的资本金。政府支持加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后来被成功地应用到京东方的几个项目上。
对于政府的资金支持,王东升的态度是:“我希望政府长期投资,持有7-10年。”对普通散户,他也同样这么说:“我们是一家值得长期投资的公司,你要长期持有,京东方不会让你失望。”
京东方屡获地方政府“芳心”,掏出真金白银来支持,有人认为这是京东方“绑架”了政府。王东升回应道:“这是市场行为,因为政府的产业支持对所有这类企业是一样的,包括外资。我们每到一个地方,跟当地政府谈的时候,都是开门见山先说风险,最坏的结果会怎样。”政府支持京东方,京东方对所在区域也是负责任的。以京东方在北京数字电视产业园的5代线及8.5代线为例,目前就吸引了康宁、冠捷科技和住友化学等诸多世界500强企业就近配套,总体投资额达700亿元,带动北京地区上下游企业103家,年产值近千亿,年缴税40多亿。难怪有液晶面板业者戏言:“京东方不是生产面板的,是生产GDP的。”
无论是京东方,还是业内的其他液晶面板企业,要想突破融资的瓶颈,出路就是寻找更合适的投资人。京东方是幸运的,但政府的支持很难说是真正看好液晶面板前景的理性考虑,还是GDP指挥棒下的冲动选择,这势必让京东方承受更大的压力,这样一个投资额大、回报周期长的高风险产业,将几个地方政府拉进来共担风险,万一做不好,怎么办?不过至少目前来看,地方政府支持京东方,无论是股权上的“小账本”,还是对当地经济拉动的“大账本”来看,都不吃亏。对各地政府,京东方总算有个交代。
但对投资京东方的30多万普通股民,十年来,京东方似乎未能给出很好的交代。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与投资者的利益诉求相矛盾的时候,京东方的天平始终倾向于前者。而这个矛盾也并非一直不可调和,在2013-2017年的“挑战者”阶段,京东方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提高资本利润率,给投资者更大的回报。
为了实现长期稳定的盈利模式,陈炎顺表示,未来京东方要打赢两场战,一是面板战,要实现技术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全球第一,规模全球前三;二是打赢转型之战,京东方不仅要生产面板,还要发展系统和服务。
不过,陈炎顺亦坦言,“挑战者”阶段,制约京东方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技术、人才、市场等,“这个行业技术更新很快,我们每天都盯着前沿技术,关注新产品。政府和投资者在这里面投了上千亿,一旦这个行业出现跳水式的滑坡,代价是很惨痛的。”陈炎顺说,“如履薄冰”就是京东方的状态。此外还有人才激励的问题,京东方虽然是市场化运作的上市公司,但限于国企的背景,在人才激励上备受掣肘,如何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对京东方是个不小的挑战,却实实在在关乎未来的发展。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