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01月30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柔宇递交招股书,千亿估值靠何支撑?柔性显示屏及折叠屏手机研发生产商柔宇科技,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全球范围内,都堪称是一家神秘、且极具争议的科技独角兽。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21/0130/59260.html

天眼查数据显示,自2012年成立以来,柔宇已经完成了13次融资,估值达到60亿美元。这家公司独创的ULT-NSSP柔性屏技术路线,是独立于三星LPTS阵营之外的全新OLED工艺。搭载这一技术路线自研的全柔性屏,柔宇先于其他手机厂商,得以在2018年10月率先发布商用折叠屏手机。与此同时,柔宇也因产能、良率以及应用落地等问题遭遇外界质疑。

日前,柔宇在科创板递交了招股说明书。随着招股书的曝光,这家企业也第一次揭开了自己的神秘面纱。


 

招股书申报稿显示:2019年柔宇科技营收2.27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0.7亿元。对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尖端制造企业而言,这一数据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尤其是在固定投资动辄高达数百亿元的OLED显示领域。

公开数据还揭示了自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其研发投入分别为 1.6亿元、4.88亿元、5.86亿元和 5.83亿元,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308.17%。简单理解就是,柔宇在最近三年每收入一块钱就要拿出3块钱来进行研发投入。在全柔性屏市场培育期,柔宇也只是处于从创业期到快速成长期的发展阶段,能做出这样巨大的研发投入,显得有些孤注一掷。

柔性屏市场到底有多大,柔宇缘何孤注一掷?

招股书显示:公司于 2018 年 6 月点亮投产的一期产线,每年设计产能为 280 万片约 8 英寸 的全柔性显示屏。与此同时,柔宇也在招股书中指出:「公司虽掌握业内领先技术,但目前尚需扩大生产规模以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和满足客户对于大规模量产的需求。」

因此,为满足大客户对于产能的规模保障要求,柔宇本次拟公开发行12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募集资金144亿元,其中约50亿元计划用于柔性显示基地升级扩增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8英寸全柔性屏3,670千片、7.2英寸全柔性屏1,742千片、10英寸全柔性屏912千片,总计新增年产能6,324千片。

随着柔宇全柔性屏量产的逐步推进,全柔性面板市场有望形成三星和以柔宇为代表的国内厂商分庭抗礼的趋势。而全柔性屏,也即将成为显示面板市场未来的一大增长引擎。


 

柔性屏到底有多火?一组数据可见一斑。

艾媒咨询此前发布的《2019中国柔性显示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指出,预计到2022年,柔性屏在所有显示设备中的全球产能占比将达到46%。而国金证券发布的《2019年柔性屏行业专题报告》则指出,到2023年,全球柔性OLED手机出货量有望达到6.53亿部,渗透率则将达到40%。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报告中提及的柔性屏,既包括固定曲面显示屏(Curved Display),也包括可以自由折叠的全柔性屏(Flexible Display) 。而国金证券研究所给出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1年,搭载全柔性屏的折叠手机出货量有望达到1420万台,而到2023年,折叠手机渗透率有望超过 2%。

眼下,限制柔性屏普及的重要原因,就是柔性屏设备高昂的定价。而高定价则来自于柔性屏的高成本。CGS-CIMB于2019发布的BOM数据显示,三星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的显示模组成本高达218.8美元,远远超过其他主流旗舰手机。从另一组数据也可以窥见柔性屏的成本之高:第一代折叠屏后机推出时,国内品牌(华为)公开可以查到的官方换屏价格是7000元人民币,三星的换屏成本是599美金(折合人民币约4000多元),柔宇官方换屏成本是2499元人民币。

但随着柔性屏生产工艺的逐步成熟,供应链企业生产良率的不断提升,柔性屏的硬件成本必然会逐步下探。

DSCC预测,到2022年,与三星Galaxy Fold相同规格(7.3寸AMOLED折叠屏面板)的显示模组成本有望下探到90美元,这一数字已经与当前主流旗舰手机的显示模组成本持平。

而柔性屏最值得期待的应用场景,就是折叠屏手机。目前,三星、华为的折叠屏手机都已开售,苹果的折叠屏手机专利也被曝光。TCL、OPPO也在今年展示了柔性屏的另一种呈现方式——卷轴屏手机,收获了不少手机玩家的期待。

而早在2018年,柔宇科技就发布了可折叠柔性屏手机——「FlexPai柔派」。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表示,这是全球第一款实现量产的折叠屏手机。今年9月,柔宇发布了旗下第二代折叠屏手机,并搭载了5G通信模块及柔宇自研的第三代蝉翼全柔性屏,发布后数天内京东商城预约量一度达到30万人。

在柔性电子产业,柔宇是一家非典型企业。它既生产柔性屏,也围绕柔性屏推出了自己的折叠屏手机品牌「柔派」。全产业链的布局模式,让柔宇有机会实现更高的毛利率。如今,这家非典型企业走向上市,而围绕在它身边的争议,则仍未停止。

柔性屏技术路线之争,才是柔宇的溢价之源?

据雷帝网今年5月报道,柔宇科技已于2019年第四季度完成3亿美元融资,目前估值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0亿元。彭博社11月30日援引知情人士信息称:柔宇科技最快12月在科创板提交上市申请,估值或超过80亿美元。此外,柔宇在IPO期间还将募资144亿元。按照科创板目前新股普遍的100%溢价,柔宇的IPO后市值有望达到甚至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约合京东方的1/2。

成立仅8年时间的柔宇,靠何支撑起如此巨大的估值?答案,也许是其在柔性电子领域的独家技术路线。其采用的ULT-NSSP技术路线独树一帜,也给柔宇带来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与芯片类似,OLED屏幕作为精密电子元件,也集成了大量的晶体管。这些晶体管集成电路同样由硅基材料制成,但与芯片不同的是,屏幕无法承受高达900℃的退火工艺。因此,由三星主导的显示面板厂商们,大多采用了低温多晶硅(LTPS,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技术,将退火温度控制在450℃,以便在玻璃上集成电路。进入OLED时代后,LTPS更是成为了几乎唯一的技术路线。

近年来,京东方、天马、维信诺等企业纷纷实现OLED面板的国产替代化,它们选择的技术路线,都是LTPS。而柔宇的ULT-NSSP(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工艺路线,则与LTPS路线截然不同。该路线使用超低温工艺和非硅半导体材料加工显示面板,核心生产工艺温度控制在300℃以内甚至更低。

与LTPS技术相比,ULT-NSSP省略了高温脱氢、离子注入、激光退火等复杂工序,并减少了曝光显影次数,精简了柔性显示面板的核心工艺制程。因此,从理论上,柔宇的柔性屏生产线成本更低,生产良率也得到了一定提升。

工艺流程的简化,也让柔宇柔性屏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从柔宇FlexPai手机的换屏价格来看,远低于三星等厂商,显然离不开柔宇自研工艺的支撑。

但所有的硬币都有两面,独创的工艺路线也让柔宇面临着更多挑战。LTPS路线被三星等国际巨头打磨了超过20年时间,生产工艺成熟,产能爬坡稳定。因此,大部分国产面板厂商选择LTPS路线,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而ULT-NSSP路线则需要从0开始,柔宇面临的技术挑战显然更加艰巨。但这一路线也拥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即完全自主可控。未来,一旦三星等国际巨头对中国企业发动专利战,国产面板厂商们仍旧面临着技术断供的风险。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自主可控的技术路线拥有更强的韧性。

事实上,自主可控的技术路线,也许正是柔宇被投资人看好的一大原因,柔宇的溢价也来自于此。正如特斯拉通过创新能源PK传统汽车巨头一样,柔宇也采用了全新的路径来试图与显示抗衡。在某种程度上,未来全柔性市场竞争的实质,或将是LTPS与ULT-NSSP这两条技术路线之争。在柔性显示市场,中国与国际巨头们已开始同台竞技。

从0到1,中国原创科技能否借“柔宇模式”实现弯道超车?

如今,在关键科技领域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已经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之一。多地政府也开始聚焦芯片及显示面板赛道,意图在这些领域培育出新的国民骄傲。

例如,2019年,四川出台了《四川省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产业培育方案》,将「一芯一屏」作为核心突破口。所谓的「一芯一屏」,即芯片与屏幕,这也是手机等主流电子产品中最重要的两大元件。只有在「一芯一屏」上实现技术自主可控,摆脱对国外产品、技术的依赖,中国科技才能摆脱「引进+模仿+改良」的「从1到2」模式,实现底层技术上的完全突围——「从0到1」。

而底层技术及其依赖的庞大基础工业,也正是中国科技产业的一块短板。今年11月,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华为内部的「C9高校校长一行来访座谈会」上指出,中国芯片问题并不是设计技术能力问题,而是制造设备、化学试剂等底层技术研发上的问题。中国必须在基础工业上加大重视,才能不被掣肘。

面对国际巨头的技术壁垒,中国本土企业要想完成「弯道超车」,也并非不具备机会。中国坐拥全球最大的科技产品本土市场、完备的基础工业体系、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及高水平的配套设施。随着全球经济逐渐步入区域「内循环」时代,中国的这些优势也将被进一步扩大。

而聚焦到全柔性屏这一细分市场,无论是国际巨头三星,还是其中国挑战者柔宇,面对的都是一片完全新兴的市场。在今年3月召开的柔宇2020年技术大会上,柔宇相关负责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指出,全球柔性电子产业在2025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美元,未来前景可观。

围绕柔性屏这一核心产品,柔宇也在尝试更多布局。在许多人眼中,折叠屏手机是柔性屏最大的应用场景。因此,柔宇推出了面向C端市场的柔派手机,让更多人了解到柔性屏。但与此同时,在B端市场,柔性屏的应用场景,其实远不止折叠屏手机一个。

柔性屏极致轻薄的特性,可以让其运用于各种交通工具之内。与传统显示屏相比,柔性屏可以无需使用玻璃等坚硬材质盖板,当车祸等意外发生时,屏幕不会产生碎片并威胁人身安全。与此同时,柔性屏由于重量较轻,也让其获得了航空业的青睐——搭载柔性屏的飞机,可以降低一定重量,大大减少日常运营的成本。

事实上,早在2018年12月,柔宇就与飞机研发、制造企业空中客车达成合作。后者未来制造的飞机,有望搭载柔宇研发生产的柔性屏幕。双方此后对外展示的飞机客舱行李架,就搭载了柔宇的8英寸柔性屏,这块屏幕可以完全贴合行李架的弯曲角度,并为乘客呈现到达机场、天气状况等信息。

从产业链上游的柔性屏到下游的柔性电子设备,柔宇正在试图打造自己的柔性屏生态。这种从底层到上层、层层整合的产业模式,让柔宇成为了中国科技企业中并不多见的存在。

而事实上,也正是这种从底层技术出发,切入全产业链的模式,才能让柔宇摆脱三星等国外巨头潜在的技术封锁成为可能。未来,在柔性屏之外的其它领域,“柔宇模式”也有望成为中国企业的一大范例,成为中国企业实现弯道超车的新路径。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