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华星光电的研发投入高达12.7亿元,公司3000多名研发人员
作者:未知时间:2020-04-28 来源:湖北日报
北京时间04月28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武汉华星一年研发投入12.7亿元。截至目前,武汉华星光电员工规模已达1.4万人,比2019年底增加了2000多人。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20/0428/57014.html
4月27日,TCL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在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专访时透露了一组惊人的数字——过去一年,武汉华星光电的研发投入高达12.7亿元,公司3000多名研发人员,为了不断缩小与国际巨头的距离、改写我国“缺芯少屏”的格局,夜以继日。
在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总量上,武汉华星光电已连续4年蝉联湖北企业第一。

武汉华星光电T3项目阵列车间,智能设备正在加工玻璃基板。
瞄准新技术新产品
华星开拓中尺寸显示市场
在武汉华星光电t3、t4中小尺寸显示面板项目中,手机面板占了70%的产能。
“由于全球经济放缓,加上疫情因素,手机需求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李东生毫不讳言,今年武汉华星面临的竞争压力将会比较严峻。
为了分散这些不利因素,武汉华星在提升核心产品竞争力的同时,已积极投入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灵活应对市场。
过去,LTPS低温多晶硅显示面板,无法在屏下做指纹识别。现在,这一难题已被攻克,由于LTPS产品的工艺结构使其成本远低于柔性OLED屏,一旦指纹识别突破,将能在产品上创造出很多新的需求。
产品结构方面,在中小尺寸屏上长袖善舞的武汉华星,正着手开拓中尺寸显示面板市场,如笔记本电脑显示器、车载显示器等。“AMOLED柔性显示屏将继续爬坡上量,我们还希望在中尺寸的市场里扩大销量,这些新需求对产品技术的要求会有不一样,但华星充满信心。”
疫情加速行业洗牌
未来显示格局或是中韩竞争
李东生认为,这一轮疫情会加快整个显示行业的重组乃至行业洗牌,但疫情只是一个导火索,归根结底还是全球产业格局的调整。
最近几年,中国显示产业高歌猛进,开始让全球重新评估各自的比较优势。如中国企业在大尺寸的液晶显示领域,优势已经非常明显,三星、LG等国外一些大厂,便开始逐步减少或退出这部分的产能竞争,进而将重心转移到其他竞争领域,包括柔性OLED显示、使用量子点的QLED显示、Mini-LED等,半导体显示将是必争之地。
“从长远来看,半导体显示的世界竞争,将主要是中韩企业之间的较量。”李东生说,眼下,在这些新技术领域,韩国仍然领先,三星占据了柔性显示80%以上市场份额,并且还在不断加大投资和研发,提高竞争壁垒。中国企业想要缩小距离,还需要作出很大努力。
疫情也是一场大浪淘沙的过程,有些企业会退出,有些产能会失去竞争力。“这个情况下,一些有竞争力的企业,不一定要通过建新厂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规模。”他说,还可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把自己的技术、管理输出到这些企业当中,提升他们的竞争力,变成整个业务的组成部分,最终通过有规模效应的精品,形成全球竞争力。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