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山大学博士生进行蓝相液晶研究,创新发现「场致晶格重构」
作者:未知时间:2019-11-24 来源:自由财经
北京时间11月24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液晶屏幕再进化 我博生研发蓝相液晶登国际顶尖期刊。我国博士生进行蓝相液晶研究,创新发现「场致晶格重构」,获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 Materials」刊载。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19/1124/55696.html
中山大学光电工程学系特聘教授林宗贤、助理教授王俊达及博士生郭端毅师生团队,与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Timothy J. Bunning、宾州州立大学电机工程学系教授Iam Choon Khoo合作,历时2年多,创全球先例,开发Repetitively-Applied Field (RAF)技术,使蓝相液晶从自然产生的立方晶格,重新转换为非立方光子晶体,新颖且稳定,成果获刊国际顶尖期刊「Nature Materials」,为光子晶体能隙控制开启全新视野。
林宗贤今天表示,光子晶体能让光转弯,还能让动物展现美丽色彩,像蝴蝶翅膀、孔雀羽毛及甲虫颜色,都来自周期性奈米结构,因此,人类生活中到处可见液晶(Liquid crystal),从汽车、办公室、计算机到手机,独特物理,光学特性成为绝佳调控光电材料。
团队继2017年制作出全球第一个超大尺寸单晶的蓝相液晶,发表论文于「Nature Communication」后,今年继续突破获国际注目。
王俊达指出,RAF技术让立方晶格逐步转换为非立方,超越现有技术,「让能隙控制变化量」是过往研究2倍,并使厚度提升将近1千倍立方晶格蓝相液晶,均匀转换成非立方晶体。
王俊达说,透过这项技术,光子晶体中的红、橙、黄、绿、蓝等颜色都能调控,且在没有电场作用下非常稳定,「想让它停在哪就停在哪」。

中山大学光电系博士生郭端毅,专注研究蓝相液晶。(记者黄旭磊翻摄)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