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偏光片及具有该偏光片的显示设备”专利看华星光电技术
作者:51Touch时间:2019-05-05 来源:集微网
北京时间05月05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解密华星光电超大视角——65Q-Cell量子点偏光片技术。刚刚于深圳会展中心闭幕的第七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 2019),CSOT携最新OLED柔性折叠屏、量子点、百万像素级Local Dimming、印刷式AMOLED透明显示、8K等最新技术产品亮相展会,可谓赚足了眼球。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19/0505/53969.html
最值得注意的是本次CSOT的65"Q-Cell产品荣获了“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金奖”。据悉,该产品此前,还荣获“ICDT最佳创新显示应用金奖”,众多荣誉于一身,可见65"Q-Cell技术含量之高。
65"Q-Cell为CSOT拥有自主专利产品,全球首款应用量子点偏光片的Q-Cell超大视角显示屏,实现了量子点偏光片在业内的首次应用,带来量子点显示技术创新。产品使用量子点偏光片替代传统TFT侧偏光片,直接提升了LCD色域及视角;同时采用 Local Dimming设计,有效提高对比度。Q-Cell突破了量子点偏光片光学技术瓶颈,其大视角带来的高亮度、高色域的清晰画面,搭载高对比度技术,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完美的画质体验。
笔者今天查阅了CSOT相关众多专利,在CSOT关于偏光片技术的专利池中,发现CSOT于2016年6月1日申请的一项名为“偏光片及具有该偏光片的显示设备”的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610382562.6,或许能让我们窥见65"Q-Cell背后的相关技术。
该发明公开的是一种偏光片及具有该偏光片的显示设备,解决目前技术的偏光片面临的机械、光学与寿命等问题,同时解决偏振片与延迟片需要分别制备贴附所造成的透明基底厚度增加的问题。
根据专利说明书实施例,我们可以了解该项专利的详细技术:

图一 偏光片结构示意图(第一方案)
在该项发明专利的偏光片的第一方案中,偏光片包括透明基底11、设置于透明基底11上的线性偏振片12及设置于透明基底11上的光学延迟片13。如图一所示,线性偏振片12包括覆盖在透明基底11上的第一介质层121及设置在第一介质层121上的金属层,金属层为周期性排布的条状金属线122。光学延迟片13包括设置在透明基底11上的第二介质层,第二介质层为周期性排布的条状介质线131。
在该方案中,线性偏振片12与光学延迟片13设置在透明基底11的同侧。透明基底11包括上表面及下表面,线性偏振片12与光学延迟片13同时设置在所述透明基底11的上表面上或者下表面上。
其中在线性偏振片12中,金属线122在第一介质层121上的周期性排布,能够显著地透过偏振方向垂直于条状金属线122的TM偏振光而反射偏振方向平行于条状金属线122的TE偏振光,金属线122的周期为20-500nm,周期即金属线122的线宽加上金属线122之间的距离,占空比为0.1-0.9,金属线122的高度为10-500nm。
该金属线122的材料为Al、Ag和Au中的一者或两者以上的复合材料,第一介质层121的材料为SiO2(二氧化硅)、SiO(氧化硅)、MgO(氧化镁)、Si3N4(氮化硅)、TiO2(二氧化钛)和Ta2O5(五氧化二钽)中的一者或两者以上的复合材料。

图二 偏光片结构示意图(第二方案)
方案二中偏光片的第一方案中偏光片的区别之处在于:线性偏振片12与光学延迟片13设置在透明基底11的不同侧。如果透明基底11包括上表面及下表面,则线性偏振片12与光学延迟片13分别设置在透明基底11的上表面上及下表面上,即线性偏振片12设置在透明基底11的上表面上,同时光学延迟片13设置在透明基底11的下表面上,或者线性偏振片12设置在透明基底11的下表面上同时光学延迟片13设置在透明基底11的上表面上。
其中在光学延迟片13中,介质线131在透明基底11上周期性排布,当介质线131的周期小于入射光波长的二分之一时,其所支持的Bloch波TM与TE态呈现不同的折射率,也即双折射现象,但折射率差通常为0.01-0.2左右。介质线131的周期为100-700nm,周期即介质线131的线宽加上介质线131之间的距离,占空比为0.1-0.9,介质线131的高度为0.1-10μm。
介质线131的材料为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SiO2、SiO、MgO、Si3N4、TiO2和Ta2O5中的一者或两者以上的复合材料。
光学延迟片13根据所述折射率差及厚度可以设定为四分之一玻片或者二分之一玻片。
金属线122与所述介质线131的条状分布方向为平行排列、垂直排列或倾斜排列,具体需要依据所述偏振片12与所述光学延迟片13的放置角度设定。两者的制备流程与工艺精度基本兼容,因而可以采用相同的制备工艺,如纳米压印等。
透明基底11的材料为玻璃、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PEC(Polyethylene-Chlorinated,氯化聚乙烯)中的一者或两者以上的复合材料。

图三 OLED显示设备结构示意图(第一用途)
图三为本发明显示设备为OLED显示设备时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所述偏光片、OLED发光层14及反射层15,途中偏光片可为上述两种不同方案中的偏光片结构。

图四 反射式显示设备结构示意图(第二方案)
图四为本发明显示设备为反射式显示设备时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所述偏光片、液晶层16及反射层17,途中偏光片可为上述两种不同方案中偏光片中的任意一种。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