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星光电:国内的显示产业大尺寸化的趋势是非常明显
作者:51Touch时间:2018-10-24 来源:中国电子报
北京时间10月24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资深总监张玮:国内面板大尺寸趋势明显且高于全球平均增长。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日经BP社主办的2018国际显示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资深总监张玮出席会议并发表了名为《大尺寸显示技术趋势及OLED的机遇》的主题演讲。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18/1024/51818.html

张玮首先介绍了华星光电的基本情况。华星光电于2009年成立,目前已经拥有包括四条较大尺寸的生产线和两条6代的生产线。华星光电扎根深圳,从成立时起就确定了打造完整的生态链的最终目标和宗旨。借力TCL,华星光电参与了面板制造、电视品牌及制造,音视频产品制造,手机品牌及制造等生产环节,可以说华星光电的优势就是拥有国内完整的上下游协同的产业链。此外,华星光电还期望能吸引更多配套合作伙伴,联手打造出国内最完整的半导体显示产业链。
张玮分析了显示面板大尺寸趋势的需求。他认为,中国的显示产业的发展非常迅速,2010年全国只有两条开建的8.5代的生产线,如今已经发展到快20条生产线。从显示面板的需求趋势看,六个市场需求中:智能手机中小尺寸、电视面板和公路显示三个方面的需求呈不断增长趋势;而显示器等另外三个需求呈基本持平或略有所下降趋势。因此他认为,大尺寸的发展仍然是有希望的。
张玮认为,国内的大尺寸化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而且是高于全球平均发展趋势的。从全球平均水平来说,每五年约增长5.4寸;从国内来看,每年大概增长约1.4寸。他分析认为,这说明国内仅一年面积的增长,就可以消化掉一个8.5代的产能。因此,如果有好的调整,就可以解决如今这个面板生产过剩的问题。国内电视平均尺寸在2017年目前达到了48寸的水平,他预计在2020年可能会达到51寸以上。
张玮分析了大尺寸面板的几个发展趋势。一是家用现实的高解析、高刷新、高对比的高画质趋势。如今2K、4K到8K的技术路线已经比较明确。未来8K结合高分区的背光将是OLED的大尺寸是一个挑战。二是商用显示方面,超大尺寸显示将拥有非常好的成长空间,拼接将成为主流。拼接屏具有一个非常好的优势就是它可以不断的扩大面积,但是缺点目前也比较明确,就是中间会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中间的黑色拼缝,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接缝将被逐渐改进,接缝将越来越小。三是电子白板尺寸也将呈快速增长趋势,55寸到105寸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张玮认为2017年和2018年4K发展程度较高。2019、2020年将是8K发展的有一个启动,并且将持续一段时间的发展。而在2030年后,可能会进入到16K的起步的阶段。在技术重点方面,则包括内部和外部的两个方面,内部包括氧化物的背板,驱动架构;外部包括接口、通讯、传输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改善。
张玮指出,许多企业都开始思考下一代显示技术。华星光电也开始考虑包括微OLED和超微小OLED在内的显示技术。尽管微OLED和超微OLED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技术问题和工艺要解决,比如巨亮转移等;另外还有成本下降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当这些技术逐渐成熟、成本趋于合理后相关产品会进入快速发展期。
张玮提出,印刷显示将是OLED的一个发展趋势。目前白光OLED可以正常的量产并且已经形成了产品的市场销售。但是白光的OLED的分辨率也在不断提高。而且,目前印刷OLED尺寸方面还有一定限制,产品主要集中在8.5代, 10代以上的设备现在还不够成熟。未来它的发展方向仍然是大尺寸化,最终可能会往55寸、65寸、77寸发展。
最后,张玮表示华星光电目前取得了印刷显示方面约100多项核心专利。此外,还承接了国家的AMOLED工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未来华星光电将联合行业内企业联合做AMOLED工艺技术开发。华星光电的目标是:引领新型显示产业的发展方向,与行业内的企业一起发展壮大中国显示产业。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