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最害怕的那一天到了?
作者:51Touch时间:2018-05-02 来源:天下杂志
北京时间05月02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美时间5月1日,苹果将公布2018年第一季财报。众说纷纭的iPhone销售数字也将揭晓。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18/0502/50356.html

其实早在公布前,全球苹果供应链大咖们已陆续饱尝「青苹果」的酸涩滋味。
苹果占营收已高达五成的苹果超级指标股鸿海,股价从iPhoneX发表前一天的115.5元,跌到4月30日收盘的82.9元,七个多月跌掉近三成市值。
其他两个重要苹概股,大立光与和硕,也各自跌掉38%、22%。
原本被众人引颈期盼的苹果旗舰手机iPhoneX,现在成了众人谈之色变的业绩杀手。
鸿海身为iPhoneX唯一组装代工厂,更是受灾户。去年第四季本业获利324亿,YoY大幅缩水57%,全靠业外如处分夏普勉强撑起业绩。罪魁祸首,就是iPhoneX 卖的不如预期。
到底卖得多差?
美国消费者情报研究机构(CIRP)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iPhone 8和iPhone 8 Plus占所有苹果手机销量的44%,两年前推出的iPhone 7和iPhone 7 Plus加起来也有20%,而iPhone X销售量仅占所有iPhone的16%。
也就是说,这支苹果第一款配备OLED屏幕、人工智能芯片,以及超炫刷脸功能的举是最先进手机,竟然卖的比旧款手机还差。
而且,这股颓势还会延续到第二季。
为苹果iPhone X提供光学感测组件的奥地利微电子(AMS)刚公告今年第二季财测,预期营收将掉到2.2亿至2.5亿美元,比第一季4.5亿美元腰斩快一半。AMS投资人关系部门主管Moritz Gmeiner坦言,确实看到「智能型手机的单一大客户」需求明显减少。这个大客户指的当然是占AMS营收比例高达四成的iPhoneX。
不少业界人士都认为,问题的症结可能不只是iPhoneX的产品策略,而是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市面上智能型手机的性能已经满足多数消费者。
「在出现外型(form factor)大改变,和5G成功商用,两个刺激因素出现前,智慧手机都会处于饱和状况,」一名资深科技分析师告诉《天下》。
他从产业整体变化再回头检视苹果iPhone销售,指出背后两大指标警讯,「第一,今年iPhone第一次平均销售价格(ASP)会下降。第二,卖最好的第一次不是旗舰机种。」
「可见苹果的premium已经下来,它已达顶峰,要突破瓶颈除非有下一个杀手级、让用户有感的产品,」这名长期观察苹果的资深科技分析师指出。

在苹果专卖店买气可见端倪。一名台湾苹果专卖店高层在电话那头对《天下》大吐苦水,「iPhone6推出后有8个月到1年的热潮,i7有4到5个月,i8不到两个月,到iPhone X只剩1到2周,热潮就退了,我们也没想到会这样,寿命愈来愈短。」
这名不愿具名的高层透露,以前卖iPhone6热卖,全台苹果专卖店通路一个月可以卖到约30-40亿台币,现在只剩三分之一,产品力大缩水。
但智能型手机的需求究竟下滑多少?市场研究机构捷孚凯(Gfk)最新报告中指出,今年第一季全球智能型手机市场销售量降至3.47亿支,较前年同期下滑2%。其中,中国、北美市场跌幅更大,分别是6%和5%。(延伸阅读:3大逆风,台积电大跌)
台湾之星营销事业部资深副总朱晓幸感受到台湾市场销售力道下滑。
「高峰时期销售量大概每年850万支。2016年首次跌破800万,2017持续下滑,连跌两年。如果从每季来看更可怕,今年Q1已经是连续四年下滑。目前看不出翻转的可能性,」朱晓幸说。
种种迹象都显示,就跟过去的个人计算机、笔电、手机一样,智能型手机也终于到了成长高原期。整个产业由盛而衰的「拐点」,只怕已经到了。
看过诺基亚、惠普等多家大客户由盛转衰,深知产业定律的郭台铭,当然早有准备。他就像圣经里的那位知道大难即将临头的诺亚,这几年一直急急建造「方舟」,等待iPhone拐点到临。
今年二月郭台铭在鸿海集团年终嘉年上就大声疾呼,从今年开始到2020年三年,鸿海集团将转型走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AI)、平台经济等领域。
另外是从母公司切出部分业务组成富士康工业互联网 (FII)赴上海挂牌。
一名前鸿海高层观察,「鸿海对苹果能做的都几乎做了,未来像是数据中心data center看起来会是鸿海一个业务重心。」
目前归属在集团内部F、G次集团业务,数据中心在迈入AI、大数据及鸿海目前积极跨入的智慧工厂和工业互联网领域,更形重要,「数据需要处存,高速运算也都需要data center,server, storage这类产品,特别是中国大陆推动中国制造2025后,需求会极大,」这名前鸿海高层观察。
且从过去鸿海发展的轨迹来分析,「data center 就像硬件组装的最后一哩路一样,就像过去鸿海能做笔电的各种零件,最终就跨入组装,能做手机的部分零件,就跨入组装。」
这也是鸿海和广达,英业达等笔电系统厂跨入data center组装业者最大的差异,就是鸿海不只是各系统厂,还具备部分关键零件制造能力。
「虽然鸿海目前还没有做到真正data center的大客户,客户多半在广达和英业达手上,但它难保不会积极去抢,把零件做到组装上下整合,这才是最后一哩路,」这名前鸿海高层说。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