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京东方A目标市值5130亿 还有180%上涨空间
作者:51Touch时间:2017-11-28 来源:中信建投
北京时间11月28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中信建投证券--京东方A:成都线量产,柔性OLED卡位,关注良率爬坡带动业绩高弹性【公司研究】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17/1128/48888.html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成都OLED 产线量产,实现产品客户交付。
10月26日京东方(BOE)宣布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 生产线提前量产,并在现场实现了向华为、OPPO、vivo、小米、中兴、努比亚等客户的首批柔性显示产品交付。该产线的成功量产不仅开启了国内厂商柔性显示的新纪元,也预示着中国企业开始在新型显示时代引领全球AMOLED 产业发展,奠京东方在柔性AMOLED 领域的领先地位,具备为全球品牌厂商提供高品质柔性 AMOELD 屏幕的能力。
OLED 量产进度超预期,良率提升带动业绩高弹性。
京东方从点亮产线到实现量产,只用了不到五个月时间,良率爬升进度全球领先。通过对京东方成都单条柔性OLED 产线进行成本及盈利能力测算,按照目前5.5寸QHD 柔性屏模组产品市场售价120美金,我们认为对应48K 产能的单条柔性OLED 产线,50%良率左右能实现盈亏平衡,80%良率下年营收贡献约750亿元,年利润贡献约140亿元,预计单条OLED 满产盈利能力将超过17年LCD 产线盈利总和。单条OLED 产线满产80%良率下,ROE 预计接近30%,也远高于公司目前全年ROE10%左右的水平。柔性OLED 产线良率与产能的提升将显著增厚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成为公司中长期业绩大幅成长的最主要驱动力。
OLED 加速渗透供给存缺口,BOE 有望产能持续扩张。
我们对目前全球已宣布产线的中小尺寸OLED 产线未来三年产能供给,以及OLED 市场需求进行了初步测算。结果显示,折算为5.5寸手机尺寸屏幕,2017-2019年全球OLED 面板总供给分别为4.7(柔性1.8,刚性2.9)、7.9(柔性4.2,刚性3.7)、12.6(柔性7.2,刚性5.4)亿片。需求端,同样折算为5.5寸手机尺寸屏幕,2017-2021年全球OLED 面板总需求分别为4.9、7.7、
11、13.9、17.1亿片。供给端给予5%的溢出比,预计19年前供需大体持平,但考虑到智能手机市场只有50%左右的渗透率,以及折叠屏尚无法估量的市场前景,并且VR、平板、笔电等产品市场渗透率仍较低的背景下,我们认为OLED 全球仍有进一步的扩产空间。
盈利预测与评级
盈利预测核心假设:
1)显示器件业务,在第二小节已做详细分析并给各条厂线的营收拆分。我们认为 2018-2019 年 LCD 业务整体仍然将会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利润率水平波动不会太大。OLED 业务 2018 年主要处于良率与产能爬坡期,其主要要业绩导入将在 2019 年,并有望带来较大增量弹性。
2)智慧系统业务,随着智能制造、智慧车联、智慧零售、智慧能源等子方向的逐步拓展,业务规模也将整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3)智慧健康业务,预计销售规模每年也会稳中有升。
4)内部抵消,为公司智慧系统(电视组装)和面板销售业务重复收入核算的部分,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智慧系统业务销售规模的扩大每年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我们认为,按照目前的产线规划(包含武汉 G10.5),LCD 产线满产后年稳定营收预计达 1243.74 亿元左右,加上含智慧系统、智慧健康等业务后营收预计为 1463.22 亿元,按照 8%的净利率,年净利润贡献约为 117 亿元。目前已宣布的两条 OLED 产线满产稳定运营后预计年营收达 1500 亿元,按照 15%的净利率,年净利润贡献约为 225 亿元。合计年总营收 2963.22 亿元,净利润 342 亿元,综合净利率 11.54%,给予公司 15X 估值,对应目标市值 5130 亿元。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