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苦追AMOLED面板产能 上游产业链仍薄弱

作者:Touchscreen时间:2016-06-15 来源:DIGITIMES

[摘要]京东方位于成都的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已于2015年中正式启动建设,京东方在2016年2月时,将该厂产品变更为AMOLED面板,并启动建设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二期项目,月产能设计为4.8万片玻璃基板,计划于2018年第2季投产。

    北京时间06月15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大陆面板厂苦苦追赶AMOLED产能,估计2018年时,与韩国的差距将缩减,但是在上游产业供应链上,不管材料或是设备,大陆的供应能力都还很薄弱,与韩国相比仍有一大段的差距。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16/0615/42393.html

    三星显示器(Samsung Display)自2015年起,积极外卖AMOLED面板,吸引许多业者像是Oppo、VIVO、金立、魅族等大陆手机品牌采用,也进一步带动AMOLED面板风潮。

    根据群智咨询预测,大陆2016年搭载AMOLED显示面板的智能型手机出货,有望超过8,800万台,占比将可达到19%。除应用在智能型手机外,近年来,AMOLED面板在穿戴式装置、VR和AR上的采用率也逐渐提升。

    韩国面板厂深具AMOLED领先优势,不管在产能、技术、供应链等方面,都领先竞争对手一筹,大陆面板厂正在急起直追中,2016年上半时,已有少部分大陆业者开始小幅量产AMOLED面板。

    以和辉光电来说,是大陆很早就专注发展AMOLED面板的公司,其位于上海的4.5代AMOLED面板生产线已投产,月产能设计为1.5万片玻璃基板,2016年和辉计划在该厂导入柔性产能,预计2017年第2季量产,新的6代AMOLED面板厂也计划在2016年底启动。

    京东方方面,位于鄂尔多斯的5.5代LTPS生产线已在2011年8月开工,月产能设计为5.4万片玻璃基板,其中AMOLED产能配置为0.4万片,该厂预计2016年第2季量产HD AMOLED面板产品。

    另外,京东方位于成都的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已于2015年中正式启动建设,京东方在2016年2月时,将该厂产品变更为AMOLED面板,并启动建设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二期项目,月产能设计为4.8万片玻璃基板,计划于2018年第2季投产。

    天马在上海有一条4.5代AMOLED实验线,另外上海的5.5代AMOLED面板生产线第一阶段也已量产,主要供应AMOLED手机面板给大陆品牌客户。

    另外,天马也将位于武汉的6代LTPS TFT LCD 及彩色滤光片生产线的部分设备进行优化,成为以LTPS为驱动基板的AMOLED生产线,月产能设计为3万片玻璃基板,计划在2017年下半开始生产。

    维信诺则是以PMOLED起家,2013年开始兴建5.5代AMOLED量产线,并于2016年第1季开始量产。

    此外,信利则是在2013年底于广东省惠州市投资建设4.5代AMOLED生产线,将于2016年第2季开始量产,月产能设计为3万片AMOLED和6万片TFT-LCD面板,同时,信利也在筹备新的6代AMOLED生产线。

    华星光电第二座8.5代面板厂已正式投产,未来将扩充AMOLED产品。另外,华星光电位于武汉的6代LTPS生产线,后续也将会导入AMOLED面板的生产,同时其也正在筹备新的6代AMOLED生产线,预计2019年量产。

    大陆虽然积极发展AMOLED面板,但是由于现阶段产能还不大,且技术也还在初期发展阶段,因此与韩国面板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群智咨询认为,2018年将是大陆AMOLED面板产能大幅提升的阶段,估计到2020年时,目前所投资的AMOLED面板生产线均逐步达到成熟量产级别。根据估算,2018年大陆中小尺寸AMOLED面板产能占全球比重将上升至37%,届时大陆AMOLED面板产能供给与韩国的差距将慢慢缩小。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目前在建以及计划兴建的AMOLED生产线,均有规划柔性AMOLED产能,根据群智咨询数据统计,全球中小尺寸柔性AMOLED产能预计在2017年就会超过刚性AMOLED产能,此部分的成长主要来自于韩厂三星显示器与乐金显示器对柔性AMOLED的加码投资;而2020年时,柔性AMOLED产能的占比将高达60%,此部分的成长则主要来自于大陆面板厂包括京东方、天马、和辉等业者的贡献。

    虽然大陆积极发展AMOLED面板,但在上游产业链的布局方面仍有不足,AMOLED面板关键材料主要有三大类,分别为注入层、传输层和发射层,其中注入层和传输层材料主要是由韩国厂商如LG化学等供应;至于发射层的发光材料主要是由美国和日本供货商供应,例如日本初光、美国UDC等。而大陆材料厂商目前以提供初级中间体为主,包括吉林奥莱德、西安瑞联等。而从设备来看,包括曝光、蒸镀和封装设备等,大陆业者均不具备量产能力。

    在此情况下,大陆要抢占AMOLED商机,未来仍须在上游材料与设备部分多加把劲。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我要 投稿 意见 反馈 论坛 社区
官方 微信
触摸屏与OLED网官方微信号:i51touch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欢迎投稿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 经销商加入
网站广告、经销商加盟、触摸屏软件销售: 028-85108892 13183843395 028-66219290 联系人: 张小姐 产品购买联系方式如下:
地址:成都市高升桥东路2号高盛中心1109室 电话: 028-85108892 13183843395 028-66219290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3-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触摸屏网 电子邮件: 51touch@126.com touch8@gmail.com
业务合作QQ:触摸屏技术,触摸屏报价,触摸屏软件咨询 43361182 触摸屏软件制作与技术支持:触摸屏软件,触摸查询系统,触摸查询软件 893008608 媒体合作QQ: 893008608

2000人超级QQ触摸屏群:59897879 1712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