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而上还是顺势而为? 京东方加码大尺寸LCD
作者:touchpanel时间:2015-12-08 来源:OFweek 显示网
北京时间12月08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 400亿元总投资、1198亩用地面积、129万㎡建筑面积、9 万片/月玻璃基板加工能力……这组惊人的数字来自本土面板巨头京东方近日在合肥动工建设的第10.5代TFT-LCD生产线,也是全球最高世代液晶面板线。该生产线项目主要生产60英寸以上超大尺寸及超高分辨率的高端智能电视与数字信息显示屏等产品,预计2018年第二季度投产。在全球面板产业步入“寒冬”和“产能过剩论”不绝于耳之时,京东方上马10.5代线,加码大尺寸LCD是逆势而上还是另有玄机?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15/1208/39401.html
面板业的“超级寒冬”和“产能过剩”
今年手机市场增速放缓、PC市况低于预期,面板需求全靠电视独撑大局。但是,电视面板价格现在也开始崩跌,部分尺寸的面板价格已经下探至厂商材料的成本,而且价格跌势仍将持续。IHS DisplaySearch资深研究总监谢勤益表示,面板价格跌势不止,12月到明年1月、2月价格还会持续走跌。近期已有面板厂陆续关闭旗下老旧生产线,全球面板业景气陷入寒冬期。
与此同时,面板投资规模却在趁机扩张势力,产能过剩的质疑不绝于耳。京东方(重庆)和华星光电都计划明年将量产月产能由今年5~6万片提高到9~10万片,友达和群创也打算新增产能每个月3万片,此外,京东方福州、熊猫光电成都和惠科重庆的8.5代厂都会在2017年开始量产,届时总共有11条8.5代大尺寸面板生产线运作。过分竞争带来了液晶面板将持续供应过剩的风险,今年整体面板产能面积增加8%,但需求面积成长率仅5%,面板供过于求,产值下滑3%。预估明年整体面板产能增幅约7%,需求增加幅度约5~6%,仍然是供过于求的一年。
而台湾面板厂商,已经感到压力。12月1日,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和群创总经理王志超在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德铭见面时,对面板产业提出建议。其中除了希望大陆面板业不要再无止境扩产外,还希望台湾面板进入大陆时可以取消5%的关税,至少比韩国企业优惠。
虽然行业遭遇寒冬,但京东方并未放缓上马高世代面板线的脚步。10月11日,福州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开工建设;12月2日,全球最高世代10.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生产线在合肥动工。京东方为何逆势而上?
京东方加码大尺寸LCD 剑指8K超高清时代
“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不是产能过剩,而是技术落后。事实上,液晶面板的前景依旧广阔。”京东方副总裁张宇表示,虽然出货量减少,但面板总的出货面积是增加的,由此可见大尺寸正在成为消费主流。OFweek行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李臣认为,关于“产能过剩”的说法是片面的,市场规律表明,往往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会促进新的技术创新以及产业链整合,同时位于产业链下游的厂商也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康宁玻璃科技业务集团总裁季可彬也认为:“未来将属于大尺寸液晶电视。”因此,在京东方宣布在合肥投建10.5代线工厂的同时,全球最大的玻璃基板供应商康宁公司也宣布毗邻京东方10.5代线工厂投资建设一座10.5代玻璃基板制造工厂。
HIS DisplaySearch数据显示,未来五年,全球平板显示市场需求呈稳步增长态势。2015年电视面板50寸以上的出货量为4870万片,在大尺寸面板价格日益亲民的利好支持下,2016年50寸以上出货规模有望达5540万片。此外,60寸以上市场成为焦点,出货将进一步由今年的680万片大幅攀升至明年的840万片,预计2016 年60寸以上占50寸以上出货比率增长至15%,电视面板大型化的进行式可见一斑。
而京东方投建的10.5代线正是主要用于切割65英寸以上大尺寸超高清显示屏用的。IHS首席分析师Paul Gray表示,“在过去十年中, 电视市场的平均屏幕尺寸每年增加1英寸,在70英寸的电视普及前,屏幕大小还将继续增加。”至2019年,65英寸及以上尺寸的电视出货量将以17%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大尺寸超高清面板将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而合肥京东方10.5代线预计在2018年第二季度投产,这倒顺应了市场的发展趋势。
京东方这条10.5代线将来投产及完成产能爬坡后,不仅将全球液晶面板业竞争引入超大尺寸,也将加速8K超高分辨率的电视走进千家万户。2013年高交会上,京东方全球首发了98英寸8K超高清显示屏,随后在日本大放异彩。今年CES展,京东方再次全球首发110英寸8K超高清显示屏。目前,已经有电视台、美术馆、医院选用了京东方8K显示产品,加上日本NHK将在2020年东京奥运时使用8K进行转播,8K技术及产品风头渐盛、增势迅猛。有了10.5代线做支撑,京东方将成为全球8K面板业技术领导者。
全球面板产业格局生变
回首过往,10年前,全球显示领域是“日韩台”三足鼎立,中国大陆企业只是一个刚刚起步的进入者,没有市场份额,更无国际影响力。时移世易,也就在10年间,以京东方为代表的中国大陆半导体显示产业,已经成为新崛起的“第三极”,行业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使整个显示行业由原来的三足鼎立格局转变成三国四地的产业新格局。随着京东方加码10.5代线,全球面板产业的格局又将如何改变?
液晶面板行业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代表,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国内面板业在经历了前几年的亏损后,高世代线频上马,迎来全速发展期。中国大陆面板产能的迅速走升,给韩国面板业务带来巨大竞争压力。三星计划处置5代液晶面板线,甩掉液晶面板包袱,进军OLED技术和设备投资。LG更是计划拿出10万亿韩元来打造OLED业务。韩国已开始从LCD转移,重点布OLED产业。
随着中韩两国在加码大尺寸LCD和积极布局OLED,日本的面板企业显得愈发失意。松下已经彻底告别了等离子面板时代,索尼和松下也放弃了大尺寸OLED面板的量产和商业化,转而和日本显示器一起攻坚JOLED中小尺寸面板。现在日本只有夏普还坚守在大尺寸液晶面板领域,但是却深陷泥淖,夏普的重心也慢慢转移到了中小尺寸上。
富邦投顾的最新研究报告预估,由于中国面板厂扩产,台湾占整体产能的比重会从2015年28.7%下滑到2016年26.34%,韩国和日本的产能会持续下降,尤其前者的情况特别明显,韩国的比重会由2015年44.2%下滑到2016年41.49%。2016年中国会占全球面板供给30.25%,比重高于2015年的23.68%并会超过台湾,中国2018年也会超过韩国成为全球最大的LCD生产国,同时大尺寸面板产能会导致价格落入跌势。
未来,面板产业的格局将进一步发生变化,而京东方10.5代线注定在这场汹涌的产业洪流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