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厂商“甩包袱” 低世代线出路在哪里?
作者:Touchscreen时间:2015-11-18 来源:中国电子报
北京时间11月18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我国台湾液晶面板厂商华映在出售一条4.5代线给凌巨后,近日又宣布于11月中旬停止其另外一条4.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生产。对此,华映方面表示,关闭4.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主要原因是智能手机面板的需求疲软以及手机面板整体价格的下滑。然而,关闭4.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究竟是手机面板需求疲软还是a-Si生产线已过时?作为我国台湾三大面板厂商之一,华映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华映关闭4.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又给中国大陆带来了怎样的启示呢?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15/1118/39053.html
抛弃4.5代线 华映能否华丽转型?
据了解,华映此前在我国台湾有3条TFT-LCD液晶面板生产线,其中2条是4.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1条是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这3条生产线全部采用的是a-Si技术。
群智咨询副总经理李亚琴:“传统a-Si基本上做的都是低分辨率产品,而且产能明显过剩,今年第三季度a-Si市场份额已经同比去年下滑了20%以上。手机面板的技术升级路径是a-Si到LTPS再到AMOLED,华映a-Si生产线已无法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除了手机技术升级加快,中国大陆液晶面板生产线的快速崛起也对华映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一方面,中国大陆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规模不断扩大,以京东方为代表的面板大厂已经开始用部分8.5代线切割手机面板;另一方面,手机面板技术升级,也让众多面板厂商开始热衷6代LTPS面板生产线建设,这使得采用a-Si技术的传统4.5代面板生产线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华映利润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行业研究部主任胡春明表示,一是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2011年前后快速兴起,5代线尤其是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快速将产能转移到中小尺寸上;二是LTPS和OLED两种新技术已经实现了产业化;三是中国大陆4.5代生产线具有成本和地缘优势,正因如此才导致华映4.5代线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尽管华映停止了4.5代线生产,但是却积极转型布局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重组其面板业务。今年9月底,华映在福建莆田投资的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开工。该生产线规划建设两期总投资24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120亿元,将采用金属氧化物背板技术。另外,一期还将建设1条年产能1.2万片4.5代AMOLED试验线,二期计划将产能增加到60K每月。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华映投资建设的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采用的是氧化物技术。金属氧化物(Oxide)技术具有分辨率更高、更轻薄的特性,会使面板能耗进一步降低,因此被看作是液晶显示新技术的代表。从全球来看,目前夏普在金属氧化物(IGZO)技术方面占据绝对优势。此次在氧化物背板技术的华丽转型,能否扭转华映在液晶面板市场的颓势地位呢?对此,李亚琴表示,目前氧化物产品与LTPS相比没有太大竞争力,市场接受度还有待验证。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