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初学PLC的几个方法

作者:电容式触摸屏时间:2013-09-12 来源:电气自动化技术网

[摘要] 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了 PLC 基本原理,熟悉常用的编程方法,在进行简单系统编程时尚可以运用自如,但对较为复杂的控制系统设计往往力不从心,要想在 PLC 应用方面得心应手,学习者除了要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深入学习 PLC 编程技巧,最重要的是相关知识的学习。

    北京时间09月12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 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了 PLC 基本原理,熟悉常用的编程方法,在进行简单系统编程时尚可以运用自如,但对较为复杂的控制系统设计往往力不从心,要想在 PLC 应用方面得心应手,学习者除了要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深入学习 PLC 编程技巧,最重要的是相关知识的学习。下面从六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心得。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hmi/news/dynamic/201309/12-25046.html

一、 多收集程序范例、增加编程经验

    在 PLC 的编程方法中,经验法一直受到许多从业者的青睐,并且在经验设计法中资料收集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收集典型程序样例,程序最好有较完整的组成部分:控制任务、I / O 分配、硬件接线图、完整的程序及注释。其次要读懂程序,从而分解出程序中用于完成不同任务的组成部分,对于各组成部分中独立完成某一特定功能的子程序或者中断程序应及时收藏到程序库。以便在以后的编程过程中碰到实现类似控制任务时,节约程序设计时间、提高程序调试成功率。再次还需要记录程序闪光点,诸如编程者巧妙的思路、程序结构、应用指令的使用。尤其是应用指令的使用,能够大大的缩短程序长度,减少内存容量,降低系统成本。最后对程序做功能扩展性的设计、调试,并对全过程加以详细记录、再加以总结。通过以上过程就能够有效消化这些程序范例,使其融入到自己以后的编程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料收集、理解、消化后,逐步确立适合自己的编程方法。

二、 熟练使用软件包

    设计者应熟读编程手册、熟练程序的编辑技巧,使得自己的设计方案得以展现。设计好的程序能否满足控制任务,就必须进行调试,传统的调试方式离不开编程控制器 CPU,必要时还需要另外准备输入输出模块、特殊功能模块和外部机器等。仿真软件 可提供一个虚拟的实验平台。能够实现不在线时的调试。不在线调试功能内包括软元件的监视测试、外部机器的I/O的模拟操作等。对于个人学习来说,没有实验条件,仿真软件能够在个人计算机上进行顺控程序的开发和调试。使用者通过程序不断的仿真调试,慢慢领会程序设计心得,从而增加编程经验 。

三、 特殊功能模块

    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将学习的重心放在了软件编程上, 而现代工业控制给PLC 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如果用通用 I/O 模块来解决,在硬件方面费用太高,在软件方面编程相当麻烦,某些控制任务甚至无法用通用 I/O 模块来完成。因此,学习 PLC 的特殊功能模块显得尤为重要。这些特殊功能模块有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高速计数模块和运动控制模块等。这些特殊功能模块 PLC 厂家都给出了详细的使用手册,用户可以通过仔细研读使用手册来完成特殊功能的实现,使得软件编程简化,降低了经济成本。

四、 人机界面

    连接可编程序控制器,利用显示屏显示,通过输入单元(如触摸屏、键盘、鼠标等)写入工作参数或输入操作命令,实现人与机器信息交互的数字设备称为人机界面,俗称触摸屏。触摸屏以其易于使用、坚固耐用、反应速度快、节省空间等优点,使得系统设计师们越来越多的感到使用触摸屏的确具有相当大的优越性。触摸屏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利用软件可以完成用户界面的设计,结合PLC的程序设计极大的简化了计算机的使用,即使是对计算机一无所知的人,对不懂 PLC 程序编程的操作人员,也能够按控制要求设置控制系统参数、生产配方存储、设备生产数据记录等操作。触摸屏的学习可以按如下的步骤进行。首先针对某一系列触摸屏仔细阅读其画面设计手册进行用户画面设计;接着设计触摸屏画面操作实现对应的 PLC 程序;最后打开触摸屏、P L C 编程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调试。

五、 掌握三种流派主流产品

    目前,世界上有 200 多个厂家生产 PLC。大体可以按地域分成主要的三个流派:一个流派是日本产品,以三菱 FX 系列小型 PLC 为代表; 一个流派是美国产品, 以 A B 公司的PLC 系列中型 PLC 为代表;还有一个流派是欧洲产品,德国西门子的 S7 系列大型 PLC 为代表。不同型号的 PLC 产品具有不同的特色,不仅表现在特殊复杂的功能等方面,就是在编程语言、程序的组织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掌握所有的 P L C 产品显然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在熟练掌握一种 P L C 产品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在其他主要流派中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产品,采用对比的学习方法进行相对深入的研究。这样在以后的工作、学习和开发研究中遇到其它的机型时,就能够做到触类旁通了。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我要 投稿 意见 反馈 论坛 社区
官方 微信
触摸屏与OLED网官方微信号:i51touch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欢迎投稿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 经销商加入
网站广告、经销商加盟、触摸屏软件销售: 028-85108892 13183843395 028-66219290 联系人: 张小姐 产品购买联系方式如下:
地址:成都市高升桥东路2号高盛中心1109室 电话: 028-85108892 13183843395 028-66219290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3-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触摸屏网 电子邮件: 51touch@126.com touch8@gmail.com
业务合作QQ:触摸屏技术,触摸屏报价,触摸屏软件咨询 43361182 触摸屏软件制作与技术支持:触摸屏软件,触摸查询系统,触摸查询软件 893008608 媒体合作QQ: 893008608

2000人超级QQ触摸屏群:59897879 1712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