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07月02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 元太成立20年,从初期连续亏损11年,到掌握利基,跃升为全球电子纸模块龙头,一路走来跌跌撞撞。缔造去年营收、获利同创新高佳绩,今年再度面临挑战,首季出现3年来首度单季亏损,要靠开拓新市场与应用,再次挑战咸鱼翻生。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epaper/news/2012/0702/16160.html
20年前,永丰余集团大家长何寿川看好TFT-LCD面板厂前景,倾集团之力投资元太,不料投入后一亏就是11年,直到2003年才开始首度获利。
然而风光不到2年,又再度惨遭面板大厂夹杀的流血竞争,沦为亏损。
2000年初,元太现任董事长刘思诚自美返国,接下副董事长职务,协助当时仍兼任董事长的何寿川,要力挽这家台湾第一家兴建2.5代TFT-LCD面板厂于风雨飘摇的狂澜中。
刘思诚坦言,他从没待过像元太规模这么大、亏损这么多的公司经验。他到元太的第1项工作,就是安抚员工们的心,说服他们留下来,共同为未来打拚。
刘思诚对接手棘手的元太并不以为苦,但无形的压力,让他常在梦到元太在银行的户头没钱了后,多次惊醒跳起,他当时内心所承受的压力之大,不可言喻。
刘思诚随后为元太订下专注于发展7寸可携式DVD产品的利基市场,成功地让公司在2004年各大尺寸面板厂业绩一片惨淡之际,成为一枝独秀获利的厂商。
入主E-Ink 战力大跃进
元太2005年找到电子纸(EPD)这项利基产品,却面临产能严重不足的考验。2007年元太透过并购被韩国法院接管的破产公司—BOE Hydis,经历辛苦的整顿期。
2009年元太再出手,并购上游电子墨水技术与专利厂E-Ink,终能确保立于电子纸市场不败之地的龙头宝座。
刘思诚说,看到元太第一次赚钱,内心的欢喜笔墨难以形容。然而,先天不足的元太(台湾产能规模最小的TFT面板厂),率先开发高毛利的7寸面板产品,却因此引来各面板厂用杀价来抢单,让元太再次陷入苦战。
刘思诚一肩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他说,得到的教训是:企业必须居安思危,在最好的时候,也要能预先想到最坏的状况。
元太持续擘划崭新的蓝海策略,2005年积极透过并购飞利浦显示器部门,取得E-Ink电子纸的制造技术;同时,也与高通光电合作Mirasol的微机电(MEMS)技术。
刘思诚身为领导元太写下多次咸鱼翻生传奇的舵手,2007年他主导并购韩国Hydis案,掌握了大翻身的契机,一举让元太跃居当年台湾产能最大TFT中小尺寸面板厂。
2009年底,元太宣布完成并购上游电子墨水厂E-Ink案。刘思诚透露,与E-Ink谈合并案的过程中,他一度心虚退缩,是何寿川给他支持,才能完成这项被律师、投资法人们公认最复杂的并购案。
刘思诚说,2008年10月到11月间,他赴美与E-Ink谈并购案,当时正是金融海啸最烈的时候,美国股市一天可以大跌500点以上。谈判过程,他一度心虚,打电话回台湾征询何寿川的意见,得到是危机,才有转机的答案,刘思诚才谈成并购E-Ink案。
元太近年透过不断并购,发展成横跨台湾、大陆、韩国及美国的跨国企业,跨入电子纸(EPD)模块生产,在全球电子纸模块市占率超过九成,居龙头地位。
去年是元太成立以来最风光的1年,写下合并营收达384亿元、每股税后纯益 (EPS)6.05元,营收、获利同创历史新高佳绩。
不料,大客户亚马逊去年过度乐观,将订单拉升3倍,但销售不如预期,导致今年首季都在消化库存,拖累元太首季出现3年来首次单季亏损。
分散风险 开发新应用
趁著今年第1季出货量减少,刘思诚花很多时间思考公司从历史高点突然急坠的原因。他领悟到:元太几乎是1个产品、1个客户的公司,产品及客户太集中,一旦两者之一出了问题,就会拖垮元太,当务之急是要快速开发新的应用与市场。
刘思诚说,还是要感谢大客户亚马逊,元太近年来才能快速成长。在电子书阅读器上,元太会继续与亚马逊合作,同时积极扩大商用电子书阅读器(尺寸会放大到A4,约13.3寸),跨入电子卷标、及有高附加价值的童书阅读器市场等新领域。
刘思诚认为,努力拓展新应用之后,新应用未来5年内的总和,有机会超越e-Reader市场。他说,相较于元太2005年转型,是冒著寻找新技术、新市场的大风险。2012年元太的转型,则是已经掌握技术,要寻找新的应用,影响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