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17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 最早的电子书让人们追溯到电脑走入人们生活的时候,在word出现之前人们就开始用记事本阅读文档或者小说。电子书一直存在于人们的computer life之中,大家可以由网络中获取各种内容资源再下载在电脑里随意地看。但台式机又或者笔记本电脑的便携性很差这个缺点使得电子书的阅读很难与纸质媒介相提并论,再加上辐射、导致皮肤干燥等问题,长时间坐在电脑前阅读是难以满足阅读者的需求的。后来随着MP4、手机和PSP的普及,地铁中随处可见的都是在用PSP读不知是什么小说的年轻人们;就连NDS系列也被牵强地开发出了各种阅读功能。但屏幕太小、电池导航能力差和LCD屏幕容易导致眼睛疲劳等问题使多媒体播放器阅读这条路也变成了dead end。就这样,电子阅读器—电子书产品也就被我们自身的需求呼唤出了市场。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epaper/news/2009/1217/4357.html
一块薄膜显示板被设计成了32k书大小,厚度如一本时尚杂志,屏幕采用了由Plastic Logic公司研发的电子墨水(E-ink)做成的电子纸屏幕(E-paper);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用的电子阅读器,俗称电子书或电纸书。实际上,电子墨水就是将带正、负电的诸多黑白粒子,密封于微胶囊内,因施加电场的不同,在监视器表面产生不同的聚集,呈现出黑或白的效果,形成了我们可以看到的书本文字。
亚马逊的Kindle问世以来,国内各个厂商纷纷效仿,电子纸的优势显而易见:一是完全符合传统阅读习惯,不伤害眼睛。电子墨水的显示板有异于LCD屏幕,它无屏闪,对比度高,图像清晰,并且同纸一样可视角度可达到180°。二是十分省电。文字刷新以后,会长期停留在屏幕上,阅读的时候电池可以取掉。换句话说,阅读的时候不耗电,只有在翻页刷新的时候才耗电,所以电池寿命会很长。三是可反复写入。也就是说电子纸具备内容的可重写性,就像在真实的纸质印刷品上涂写一样,但又不用担心涂写后需要丢弃你的印刷品。你可以随身携带大量文件材料,用手写笔进行修改和批阅。最后值得注意的当然是电子阅读器被我们这个高科技的时代所赋予的所有附加功能;wifi无线技术的嵌入,mp3功能,外语词典学习功能等等等等。Kindle想实现的云技术与电子阅读的完美乌托邦也就是述说了以上所有种种的代表。电子浏览+在线阅读+传统书籍阅读,可以想象外出的你手持一部电子阅读器就可以实现随身带近千本书上万本杂志,更可以随时上网浏览热点新闻,并下载相关资料的情景。并且,一个星期还不用充电。
说到缺点其实比较简单,所有的电子纸产品的通病都是翻页速度很慢,无一例外。
亚马逊Kindle为电子书的市场打了头阵。最强的厂商打出了自己的头牌。圣诞节档的亚马逊首页将Kindle打上礼物丝带,最醒目标题写着销售量第一位、最渴望得到第一位和最热门礼物第一位。西方人对礼物想法太多看得太重,但Kindle无疑是人人追捧的对象。可惜的是,巨人的功能在国内只能被阉割。Kindle 2使用USB连接network也无法弥补无法实现3G免费上网的苦楚。收费下载书籍、联网的困难和亚马逊限制U.S境外运输的境遇使Kindle在国内步履维艰。但Kindle还是Kindle,就像Ipod无法被任何山寨品取代一样,它太漂亮(如果你捧着一个9.7寸的),太标志性,你一定会渴望。A老师还想说,就像ipod一样,Kindle总有一天也会被破解的,只是今天、明天的问题。
后来Sony、iriver和iRex出现了,sony想在外型上突破,并没能成功,价格上也没有竞争力,很快就被各山寨版所效仿而淹没。Iriver story很漂亮,跟Kindle一样漂亮,是一模一样的那种漂亮。最高端的山寨机也算制作精良,买不到Kindle的同志们可以买一个iriver story过过瘾。虽然没有做到模仿Kindle9.7寸版,但6寸也基本能满足大家的需要。但iriver story并没有强调上网功能又或是它根本没有,这点让A老师有点匪夷所思了。之所以作为A老师的第二选择,主要是因为性价比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诱人。6寸的sony PRS-600(网购最低价 2500元)为299刀,6寸的iriver story 2300人民币左右,而6寸的Kindle才249刀。即使是Kindle 2也才只是同价,更不用说买亚马逊原厂翻新版本更加物有所值。对于iRex,人们都是这句话,是挺贵的。
国产电子书的优势并完全没有显示出来,电子墨水技术的成本较高是所有国产产品不可避免的窘境。汉王电纸书系列做的还算用心,包装还算精美,广告打得还算很大,功能还算比较健全,一些机关单位互赠纪念品已经开始考虑它了。翰林、津科、易博士和博朗感觉是在一团混战,无法突出产品特点,外型和价格均无路可选。总体来说,国产电子书的前景并不能讲堪忧,毕竟国产产品志在取悦真正的阅读群体而不是年轻的时尚受众。如果中年阅读群体和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都认可了电子阅读器的使用和价值,那汉王和其他电子书厂商的繁荣就指日可待了。
在北美,阅读热潮远比国内来得汹涌。阅读作为一种生活习惯而非一个做人附加值而存在于社会,也就是说,其实西人不分爱读书的人和不爱读书的人,每个人都读书,完全不止是在学校里,人们在公车上、在图书馆里,甚至在等车时。从小学开始学生的作业就开始写长篇的读后感和读书项目,社区里组织读书俱乐部,社区图书馆非常便捷和普及。
实际上电子阅读器的潮流是不可抵挡的,像ipod那样人手一个只是时间问题。而在国内,电子书的轻便简洁逐渐被认可,电子书的各种优点在日渐满足各个年龄层阅读群体的需要。人人都在喊电子阅读器是纸质媒介的替代品,对于这个问题,谁也不用替代谁,电子阅读器代表了时尚、潮流、简便、携带。而传统纸质媒介代表了爱好、收藏、印刷甚至色彩。总说纸媒要被网媒取代,可是几十年过去了,并没有发生这样的事。只要印刷品还被人们需要,就会继续存在下去。相对而言,只要电子书被人们需要着,它就会继续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