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11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 欧莱礼(O’Reilly)数位部门副总经理Andrew Savikas说,经营电子书应该从创新知识传播的角度切入,电子书不只是书本,而是要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与其著力在书籍的内容,不如加强套装销售的技巧、购买的便利性及发展产品互动的功能。去年搭上圣诞节採购行情,电子书阅读器销售一飞冲天,今年电子书的热潮有增无减,再次成为圣诞採购清单中的首选项目之一,但电子书市场是否仍会持续发烧,还是像是2007年的数位相框仅是昙花一现的繁华光景?要观察电子书的发展或许可以把音乐电子化的历程当成前车之鑑。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epaper/news/2009/1211/4203.html
Google台湾区总经理简立峰认为,音乐产业电子化与出版业电子化其实没有太大的不同,从音乐产业可以观察到,储存档案的硬体将变得不再重要,流通会更为广泛,但唱片公司却面临拿不到钱的窘境,因为任何资讯进入到装置就价值就降低了,过去珍藏在书柜裡的书本因为进入了电子装置,很容易看完就遗忘了。
对于出版业者来说,这确实是经营上的一大问题,如同唱片公司催生了经营签唱会、附赠品等各种方式的行销包装,反映到出版业也应该有不同的经营面貌,欧莱礼(O’Reilly)数位部门副总经理Andrew Savikas说,经营电子书应该从创新知识传播的角度切入,电子书不只是书本,而是要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与其著力在书籍的内容,不如加强套装销售的技巧、购买的便利性及发展产品互动的功能。
Andrew Savikas举欧莱礼的作法为例,说明电子书有别于实体书籍的部分,包含:在手机、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不同装置的阅读便利性、免费获得社群意见讨论更新、永远不会不见、比实体书的价格便宜、实体书搭售电子书促销等。
针对传统出版业者深恶痛绝的影印分享的版权问题,Andrew Savikas认为,学生族群的特色是用时间换取金钱,但上班族反之,因此下载的便利性会是一大重点,学生除了採取建立品牌认同的方式之外,目前发展出来的方式是直接销售连结与授权给学校。
这些经营模式显然给了非传统出版业者进入市场的机会,正因为如此,网站的经营者、电信商或是硬体厂商也都纷纷开始经营起自己的平台,向来固守搜寻本业的Google在今年十月的法兰克福书展披露了Google Edition的计画,预计明年开始在Google上面经营买书、卖书的生意;台达电电子纸事业开发处经理方正聿也异口同声的表示,明年电子书平台就会亮相。
尽管目前各厂商的平台规划逐渐浮上檯面,但台湾数位出版联盟协会理事长何飞鹏数位出版联盟直言,最后主宰台湾地区市场的可能只有不到3个平台。
平台领域百家争鸣的同时,阅读载具之战也正风起云涌,简立峰看好小笔电的发展潜力,他认为,未来更省电、运算速度更快的小笔电可望挑战仅有单一功能电子书阅读器,但电子书阅读器进攻教室是可以期待的,比方说美国的教科书很贵, 很多书籍都是学长、姊传承给学弟、妹,部分教科书因此不但不能自由携带、也不能用文字撰写与注记,因此阅读器确实可望成为学生书包中的一部份。
明碁友达集团的BenQ移动通讯产品事业部资深处长李重仪则压宝电子书阅读器,他指出,除了电子纸使用的反射技术可以解决LCD背光技术所造成的阅读视觉不适之外,手机的重点在通讯、笔电主要的使用是较为複杂的文件编辑,都不适合作为长时间阅读的载具,当电力有限,阅读的功能就会被牺牲掉。
诚如无敌科技协理薛建峰所言,LCD与电子纸的优缺点恰好互补,究竟谁能主宰市场恐怕现在还难以断言,方正聿表示,最终还是要看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来决定,儘管台达电致力开发电子纸的技术,但就像是电子书只是电子纸的应用一样,电子书阅读器对于电子书市场来说,也只是其中一种载具,最终还是要回归整个营运模式如何透过创新建立出版业者、平台经营者、硬体厂商及消费者的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