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19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 遐想一下,将电子纸覆盖所有物体的表面,让物体表面作为显示屏来提示信息,电子纸便会成为我们生活的两个空间——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的接点。电子纸协会把世界的变换称之为“包装革命”。这将变成每个物体都既是物体又是信息媒体的世界,也是一个我们每次获取信息时都无需从包和口袋里取出“为获取信息而制造的特定产品”的世界。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epaper/news/2009/1119/3842.html
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周围的信息通过电子纸实现可视化。并且,作为反射型显示体的电子纸与过去的发光型电子显示器不同,不是特别耀眼。它完全像纸一样显示信息,作为渗透到生活空间的环境显示体而发挥作用。当然,要想实现这样的世界,除电子纸外,还需要多种技术。虽说现在提案的大多数“电子纸技术”除擦写外基本不耗电,但并非不需要电源。另外,还需要提供在电子纸上显示内容的存储器和无线通信技术,确认信息确实抵达对方的用户识别和认证技术。低环境负荷的制造技术也很重要,如果铺天盖地地生产电子纸,估计需要再利用和再循环的技术及体制。“包装革命”是这些技术联合形成社会基础设施后才能实现的。
人之间与信息之间将形成更自然的关系,不只是“不看显示器而方便获得信息”。信息存在于物体本身,任何时间都能够调动出来。不仅物体与物体进行通信,并且人与人之间也通过物体进行通信。物体会告诉人它自己的状态、来历、生产者的想法和追求。还能够使“包装”的物体表面的电子纸包含情感,送给家人和朋友。使用同一物体的陌生人之间还能通过向自己推荐该物体的朋友发来的信息而建立起联系。
“包装革命”是拓展自我表现和通信的可能性,丰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基础。它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好的影响。比如,利用“包装过的”衣服改变外表的罪犯、外表不容易引人注意的人和物体导致的事故、任何表面都发出信息而造成的“视觉噪声”……。世界可能变得非常纷乱、嘈杂和危险。另外,还会引起社会大讨论,比如因建筑物外观可变造成的景观问题、不能显示准确信息而造成的个人识别与隐私的关系、不停地获取积累数据和检索造成的个人追踪等。并且,我们周围的物体“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都是可变的,或许造成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变得不稳定。在这样的世界中,我们如何确保“世界是这样的”认识。或者,已经不需要这样的认识?
我们把“包装革命”作为未来遐想提出来,讨论了它的影响及对技术和社会的挑战。不仅追求技术的可能性,还讨论了由技术可能带来的诸多问题,以及如何让人与信息的关系变得更加幸福。“包装革命”这种未来遐想乍看荒唐无稽,存在的问题实际上是现在人们周围信息媒介的问题的更尖锐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