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19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 进入2009年后,一些知名企业纷纷涉足电子书市场。比如,韩国三星电子于09年7月与韩国大型书店开展合作,决定上市电子书终端。美国最大的书店邦诺(Barnes & Noble)也于09年7月开设了电子书店。另外,美国谷歌还公布了09年底启动电子书销售业务的计划。相信一直未能火爆的电子书估计到2010年以后将会成为电子行业的一大市场。美国调查公司In-Stat最近公开的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电子书专用终端供货量将达到2860万台。08年的供货量只有100万台左右,短短5年之后将会增至30倍左右。业界相关人士表示,“企业已经不需要考虑如何开辟电子书市场了,而是应该考虑怎么做才能赶上市场的需求”。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epaper/news/2009/1119/3837.html
电子书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就是“失败者不计其数”。但是从目前的发展形势上来看,不久必将迎来以电子数据形式读书的时代。问题只在于市场会在何时以什么形式形成。许多企业此前为开拓市场做了种种尝试,但大多数企业以失败告终,形成了电子书市场难以攻克的印象。对于现在来说,采用美国苹果“iPhone”的电子书业务越来越多,除此之外,索尼计算机娱乐日本计划09年内开始向“PSP”发送漫画。夏普目前也在考虑将电子词典升级为电子书终端。
这种状况之所以会突然改变,是因为许多企业都具备了成功的必要条件。要获得成功,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适于阅读电子书内容的终端;(2)每个用户都可轻松使用的无线通信功能;(3)具有吸引力且充实的内容。在几年前,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还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因具备上述三个条件而率先打开市场的企业只有美国亚马逊(Amazon.com)。关于条件(1),不擅长硬件的该公司上市了同时兼顾性能和价格的终端“Kindle”。该产品是在电子纸技术进步的背景下,通过采用台湾的EMS实现的。条件(2)中的无线通信功能同样可称为Kindle的最大“亮点”。终端具备3G通信功能,用户可随时下载想要购买的书籍。而且,用户无需单独签署通信线路协议以及支付通信费用。关于条件(3)中的内容,该公司07年11月启动该业务时,准备了9万种内容。内容之全可与日本国内某个地区的大型书店相比拟。该业务启动之后,内容数量稳步增加,目前已达到30万种以上。除了亚马逊之外,估计其他公司都无法实现这些条件。
电子书市场目前才刚刚形成,还有很大的涉足余地。率先打开市场的亚马逊等厂商确实已处于有利地位,但不能就此认为这些厂商能够支配整个市场。因为与同样属于内容业务的音乐发送及影像发送业务相比,电子书市场极具多样性。比如,书籍与音乐或影像不同,语言要求较高。而且内容种类繁多,除了书籍之外,还有报纸、杂志、漫画及教科书等。由于阅读的内容种类不同,所需要的终端种类和性能也不相同。可被用户接受的电子书终端不仅限于Kindle这样的专用终端。考虑到“易读性”和“便携性”等的平衡,估计显示器尺寸在3英寸以上~11英寸以上的终端会成为候选产品。如手机、智能手机、电子词典、上网本及便携式游戏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