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身份证的作用愈加凸显。身份识别、入学就业、办理登记等等,证件上的每一个数字都被冠以特定涵义。面对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新形势,近年来,我市也将对城市的管理对象逐一进行登记,大到一条街路、一幢楼房,小到一个路灯、一个井盖,进行坐标测定,建立数据库,实行“身份证”式管理,明确管理责任单位,使城市管理对象与其一一对应,从而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确化。

  打造小数字大城管的格局

  与传统城市管理模式对比,数字化城市管理更加精确、全面、快Zv捷、高效,它可以有效整合分散在各个有关部门的城市管理力量,促进其他力量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实行统一的协同联动。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网络的延伸,可以将数字化城市管理与新闻媒体、电子政务及政府门户网站进行链接,与街道、社区及各类主体结合,提高城市管理的广度与深度,形成基层单位和群众参与、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大城管”格局。

  同时,政府部门还可以将部分信息采集工作交物业公司负责,实行数字治理,使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电子监控网络、出租屋综合管理信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广纳市政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等各方面的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城市基层管理工作的增效、节约管理经费的目的。

  创建“万米单元网格”模式

  数字化城市管理可以将城市建成区管理范围划分为若干个“万米单元网格” (面积约为一万平方米),再将划分好的单元网格组成一个整体的管理责任单元,在空间和组织层次上形成市、区两级网格化管理,实现管理区域的无缝拼接,消除城市管理盲区。在每个“万米单元网格”内配备若干名巡查监督员,负责对网格进行巡查,将发现的问题传输到数字城管信息中心,实现对“万米单元网格”的信息采集。

  根据国家关于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规定,数字化城市管理把城市管理对象分为事件和部件管理两大类。其中城市事件主要有五类:市容环境、户外广告、施工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城市部件主要有六类:公用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地、房屋土地及其他类。通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事件和部件管理对象逐一进行登记,测定其“坐标”后建立事件、部件数据库,实行“身份证”式管理,从而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确化。

  七个环节两个轴心的流程

  数字化城市管理是通过采取无线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等手段,建立的一个基于数字城管信息中心为中枢的“信息采集传输——任务案卷建立——任务调度派遣——任务案件处置——处理情况反馈——现场核实结案——系统综合评价”七个环节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流程,从而实现城市管理事项办理流程的制度化、标准化。

  数字化城市管理把建立两个“轴心”,作为数字化城市管理运转的核心。所谓轴心,即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监督中心负责发现和收集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将责任单位明确的事项直接派发到相关单位,尚未明确的事项则派发到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进行协调。

  数字化城市管理将打破现有的“小城管”模式,建立涉及城管执法、市政设施建设等全方面、系统化的“身份证”管理模式,从制度上避免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问题,使老百姓遇到的实际困难得到尽快解决。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