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全社会的问题,事关社稷民生,责任重于泰山。2007年以来,宁晋县工商局结合实际,努力构建“工商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食品监管体系,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亮点“频闪”,为此,记者日前赶赴宁晋县进行了采访。
亮点1:
裸装散装食品有了“身份证”
记者随意走进宁晋县一家商场,看到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前来购买商品的顾客络绎不绝。在商店的一隅,有许多裸装散装的食品摆放在那里,如苹果、柑橘等等,几位顾客正在精心挑选。记者注意到,在这些散装食品上,摆放着一张手掌大小的醒目卡片,上面标有产品经营者名字、进货来源、生产日期、保质期、联系电话等信息,一问,才知道这是该县工商局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而推出一项新举措,即对裸装、散装食品监管采用名片制。
散装食品也有了自己的“名片”!这不禁让记者感到兴奋。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在购买散装食品时,很少有人会注意食品的质量信息,因此往往导致吃亏上当,而一旦出现问题,又常常难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这一举措的出台,保障了零散食品的消费安全。
据了解,该局要求,每个食品经营户在每一种裸装、散装食品上放置一个标有经营者姓名、地址、联系电话及商品品名、产地、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内容的公示牌,使消费者对食品基本情况一目了然。同时,配套推出食品经营户信誉卡或食品追踪卡,上面印有经营者的姓名、地址、销售商品品名和数量以及质量承诺等内容。在消费者购买了裸装、散装食品后,即可得到一张信誉卡或者食品追踪卡,一旦消费者利益受到侵害,即可做到有据可查,便于维权。
在现场,记者采访了多位正在购买散装水果的顾客。提起给散装食品配上“名片”的规定,他们纷纷伸出大拇指。一位中年顾客说,看到这样的“名片”,自己购买零散食品时多了几分安全感,对所买食品样样清清楚楚,就不会吃亏上当了。
该县工商局局长石双录告诉记者,对裸装、散装食品采用名片制,是工商部门借鉴包装食品安全而推出的一项举措,旨在最大程度加强对流动摊贩和游商的监管。长期以来,对流动摊贩和游商的监管一直是一个难题,这些人没有固定经营场所,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很难找到他们。而实行裸装、散装食品名片制,要求对自产、自销蔬菜、瓜果、杂粮等农产品的农民或流动摊贩、游商实行身份证明制,即在挂牌承诺经营的同时,还要有村委会出具的身份证明,证明上必须有经营者的照片、姓名、住址、联系电话等内容,方可入市。对于无任何证明,从事食品销售的流动摊贩、游商,工商部门一经发现,立即取缔,从而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亮点2:
食品规范经营示范店受欢迎
在宁晋县采访,记者发现不少商场门市的墙上都挂着“食品规范经营示范店”字样的牌子,去这些商店里购买食品的消费者要比去普通商店里购买食品的多许多。
“这是由于‘食品规范经营示范店’各方面都比较规范,来这里购买食品我们心里比较塌实。”在县城一家“示范店”里,正在购买食品的张女士这样说。
“食品规范经营示范店”是一种荣誉,可以给食品经营者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但该称号并非终身制,获得者可以此为荣,提高在消费者中信誉,进而提高经济效益,而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被消费者投诉并经工商部门核实,那么荣誉就要被取消。
在张女士购物的这家商店里,老板王先生就坦率地告诉记者:“‘示范店’对我们既是荣誉,更是压力,面对现在需求标准越来越高的消费者,我们只有不断改进服务,严格质量,才能保住这块牌子。”
据悉,2007年宁晋县在创建“农村食品规范经营示范店”的工作中,改往年“推荐达标制”为“自荐评比验收制”,即“通过食品经营者自荐,工商所初评,消费者再评,县局验收”的方式,充分听取消费者的意见,确保食品规范经营示范店切实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目前,该县已创立了81家“农村食品规范经营示范店”。下一步,该局还计划在全县开展“食品规范经营示范户(摊点)”活动,此举受到了宁晋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多次表扬,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亮点3:
建设食品安全示范一条街
在宁晋县,提起“永安街”,可以说是人人皆知。这里是宁晋县城有名的“食品一条街”,被形象地称为“吃嘴”一条街。这条街道不算长,大约二三百米,两侧都是经营食品的门市和摊贩,有熟食也有生食,小到花生豆、水果,大到鸡鸭鱼肉、海鲜水产,应有尽有。
过去,这条街管理虽然比较规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个别门店进货台账不健全、索证索票制度落实不到位等。为了进一步规范永安街内所有的食品经营户,使其达到经营主体合法,经营行为守法,经营环境优良,消费者放心的目标,树立全县食品经营行业的样板,打造宁晋食品安全品牌,该县工商局从2007年下半年起着力将“永安街”打造成“食品安全示范一条街”。
石双录告诉记者,建立食品安全示范一条街意义重大,不但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提高饮食质量,还有利于规范食品经营者的经营行为,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消费环节。
为了达到“食品安全示范一条街”的标准,该县要求进入该街经营的所有食品经营户必须合法经营、亮照经营、建立健全进货台账制度、认真遵守索证索票制度、搞好环境卫生、食品经营人员必须持有卫生部门颁发的健康证上岗、严把进货关、规范经营等。在食品准入制度的基础上又制定出台了进货台账和索证索票制度等。
起初,个别工商户对建设“食品安全示范一条街”并不积极。但很快就发现“改”与“不改”大不一样,由于实现了规范经营,消费者对“永安街”食品安全充满信心而使消费量连连增加,“永安街”的信誉得到了提高,各个商户的生意更加红火。
亮点4:
创新电子网络化监管系统
管理无止境。食品消费市场大、种类多、覆盖面广,宁晋县工商局尽管在实践中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是食品不安全的因素依然存在。为更好地适应现代化食品市场监管的需要,记者了解到,该局在借鉴外省市电子政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又结合本地实际,设计开发了一整套更为先进,更为实用的食品监管信息查询识别系统并投入使用。该系统由系统平台(软件)和终端(触摸屏、识别机、手持移动巡查机)组成,集商品信息查询、索证索票管理、台账登记管理、食品质量监测信息发布、市场巡查管理、商品退市管理、商品质量投诉管理等七大功能于一体,达到了食品经营者自律,消费者及时维权和工商部门便于监督的目的。
通过商品信息查询功能,随时能够查看食品的来源、产地、质量和是否备案等情况;通过索证索票功能,督促经营者履行质量查验义务,避免商品质量问题;通过台账登记功能,经营户可以利用“食品信息查询机”对所购入的食品进行台账登记,工商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系统了解各经营户的台账记录;通过质量监测信息发布功能,实行录入、查询、统计和公示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发现不合格食品及时锁定,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清查、处理和追溯工作;通过市场巡查功能,工商执法人员利用市场巡查机随时对经营的食品进行检查,对于备案手续不全的食品视情况作出责令备案、下架、退市等处理;通过商品退市功能,对监测不合格的商品,实行退市管理,并进入黑名单库;通过商品质量投诉功能,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投诉。
宁晋县工商局局长石双录告诉记者,这是一套自动化程度极高的管理识别系统,随着它的安装使用,不仅实现了对入市食品的电子监管,还在监管的其它环节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从而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使食品安全工作实现网络化监管的全覆盖、常态化。(本报记者 周中 孙建伟 文/图)
从细节入手抓食品安全 孙建伟
衣食住行,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离开了“食”,人将难以生存,更别谈发展了。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更显重要。
落实食品安全,关键是抓住流通环节。作为主要监管机构的各级工商部门任重道远,必须从自身职能出发,充分发挥执法主体的优势,依靠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才能奏效。宁晋县加强食品监管取得的经验很多,从细节入手,通过拓宽监督渠道,使食品这种特殊的商品有了明晰的标识,通过实现商品有标识、门店有标识、街道有标识,进而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是宁晋县食品安全取得成功的一大“法宝”。从裸装、散装食品的销售得到规范,到一大批食品规范经营示范店出现在群众身边以及县城建起了首条“食品安全示范一条街”,这些,都体现了宁晋县各级工商部门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也是他们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
从全国情况看,当前的食品安全总体情况是好的,而且是一年比一年好。国民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也是一年比一年好,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进步人所共知,国民的预期寿命也是越来越长。但是一些问题仍然不容忽视,有些问题甚至还比较严重。我们必须将食品安全监管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长期抓好、落实好,因为这不但直接关系到国民身体健康,也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马虎不得,对我市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城市更是如此。 |